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房车销售官方主站)

在长征途中,与彝族部落首领留下佳话的红军将领是

红军长征时蔡大姐是谁

       蔡畅(1900年5月14日-1990年9月11日),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原名蔡咸熙,中国***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曾任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蔡畅是李富春的爱人!

       1915年入长沙周南女子师范学校求学,1916年毕业留校任教,1919年与向警予共同发起组织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和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参加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3年转为中国***正式党员。1924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翌年回国,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会副书记,并在何香凝领导下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兼妇女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北伐时期,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兼北伐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中共湖北省委妇女部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上海、香港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在广东省委妇女部工作。1928年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白区工作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江西省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参加了举世闻名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委员,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妇女部部长。1941年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后任书记。1943年为中共中央起草《中国***中央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提出妇女工作以生产为中心的新方向,纠正了王明在妇女工作领域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错误,开辟了妇女运动的崭新局面。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筹建东北解放区妇女联合会,指导东北土地改革中的妇女工作,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书记。同年被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1948年在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总工会第六届执行委员、常委、女工部部长。同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1949年春,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1990年9月11日逝世。

       蔡畅是中共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谁是刘伯承

       戎马一世,勤学一生;施计用兵,略胜孙吴;指挥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将风。

        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现代军事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 坎坷一生元帅路

        刘伯承,原名明昭,出身于四川开县张家坝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上过私塾,读过高小,后考入官立中学。辛亥革命爆发时,刘伯承已经十九岁,他立即加入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参加了学生军,次年入重庆陆军将校学堂速成班,毕业之后被分到蜀军第五师任司务长。护国战争爆发后,他又改任排长,由于作战勇敢,他被火线提升为连长,可是蜀军很快被袁世凯的军队打败了,就连指挥讨袁的蜀军总司令熊克武也被打跑了。部队失散,刘伯承回家暂避,不久,救国心切的刘伯承再次出来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

        1916年,在讨袁护国斗争中,刘伯承组织起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很快这支队伍发展到两千余人。他率军攻下丰都,在反动军队的反扑他负重伤失去了右眼。然而,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年仅二十四岁的刘伯承落下了川军名将的美称。

        刘伯承在川军中战斗了十年,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也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他看到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深感不安。1926年,刘伯承在吴玉章等人的引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受党的委托,为配合北伐战争,他与杨阐公一起组织了沪州、顺义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刘伯承从四川东下,奉党的指示,到南昌与朱德等将一起组织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刘伯承等人潜往香港,1927年冬转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间,正遭通缉的刘伯承被染上恶习的儿子告发,几遭逮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躲过了反动派的追捕。

        从苏联回国后,刘伯承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面对“左”倾路线和李德的瞎指挥,刘伯承敢于站出来进行斗争,他告诫李德:“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会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他的正确意见不仅未受到重视,还被免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红军在惨痛的失败中开始总结教训,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之后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刘伯承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渐入顺境,在长征途中,每遇关键时刻,他总是亲临前线指挥。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众望,使大军安然渡江。他还组织了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巧过少数民族区域等重大军事行动,为红军的长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邓小平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他组织了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随后又打了平汉战役,歼敌二个军,接着战陇海,下定陶,挥师南下,按毛泽东的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楔子。刘伯承与陈毅的华东野战军组织了淮海战役,一举歼敌五十五万多;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随后渡过长江,打下南京城,挥师向南,解放了华东和西南地区。

        全国解放之后,刘伯承辞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之职,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为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积极努力。刘伯承在军事学院任院长七年多,他常常亲自审定教材,参加演习,使军事学院的建制和课程设置逐步趋于完善。然而,正当刘帅呕心沥血地为军事教育而工作时,不公正地打击降临到他的头上。1958年夏天,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斗到了这位六十六岁的老元帅头上。七月的一天,高烧三十九度的刘帅被召回京,在怀仁堂千人大会上作检讨。此后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老元帅失去了战争胜利带来的愉快,经常缄默不语。但他仍然关心着军队和国家的建设,他受的不白之冤历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结论,他的功绩和贡献已被永远载入史册。刘帅的坎坷经历使他的一生具有了更浓的传奇色彩。

        2. 精谋巧计胜孙吴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在川军之中他就有了名将之美称。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使他的指挥艺术逐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都是刘伯承指挥先遣队创下的。

        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深入山西抗日前线,他利用日寇的轻敌麻痹派出一个营夜袭阳明堡机场,取得炸毁敌机数十架的战绩。为了有效地消灭日军,他利用围城打援之术,在神头岭巧设伏兵,打潞城诱敌出援,一举歼敌千余名,这在抗战初期算得上是辉煌的战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在抗日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相去甚远,我军采用的多为游击战术。刘伯承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说:“游击战争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他为游击战总结出一系列简练有效的战术方法,诸如“攻击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战术”、“麻雀战术”、“黄蜂战术”;还有“拖刀计”、“杀回马枪计”、“吸打援敌计”等等。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的指挥艺术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他一战上党,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了到解放区抢地盘的国民党军队当头一棒;再战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随后他奉中央指示,挥师向东横扫,然后下定陶、打巨野、战滑县,直杀得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

        千里跃进大别山应该说是刘伯承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这场战争,与其说是斗勇不如说是斗智。当时解放军尚处劣势,第二野战军离开根据地挺进鲁豫已经处在虎狼夹击之中。为了掩盖真实的用兵企图,刘伯承指挥军队作出许多“示假”举动,把敌人引入迷途。刘伯承首先指挥军队打了鲁西南战役,使敌人误以为我军要夺陇海,于是调兵防守;随后,命令部队在黄河渡口佯攻,造成北进回归根据地之势,蒋介石立即调三十个旅分五路开进郓城、巨野。然而,刘邓大军的行动方向却相反,甩掉大后方向南挺进,完全打无后方战役,到此时蒋介石还以为刘邓大军是在不能渡的情况下被迫南窜。只有到了刘邓大军渡过涡河、沙河、黄泛区之时,蒋军才明白了我军的意图,但为时已晚。我军挺进大别山后,如同在敌人的腹部楔进了一支钢钉,使蒋军随时都深感不安。这一举措牵制了蒋军南线兵力的一百六十个旅中的九十个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设下伏笔。

        3.勤思善学成儒将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

        在我军将领之中,刘伯承学习刻苦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读私塾时常常最先到校,最后离校,他不仅把课文背熟,而且连注释也背下来。到了中学和军校,他更是勤奋刻苦,以致各科成绩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后,他仍不忘学习。

        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备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著作。

        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的大部分时间在前线度过,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而入心思于兵法之中,不绝于耳的枪炮之声时常成为他研读兵书的伴奏曲。比如,1941年八路军总部送来一部《合同战术》的译稿请刘伯承校订。一年后这部译著校订好并复印,刘伯承在评序中写道:“这本书在校正中经过三次反扫荡的作战”。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几乎天天在打仗,左权同志就是在这期间牺牲的。即使如此,刘伯承也不忘校订工作,他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学习任务。此后《合同战术》下部的译稿又送到刘伯承的手中,校订完成并复印时,刘伯承作序写道:“我在上爱国自卫战争前线时,带上这本《合同战术》及其译稿,才真正开始校正与补译。幸好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督促与我参谋同志帮助绘定之下,……完成了出征前一切工作”。《人民日报》报道说:“刘伯承将军在戎马倥偬之中完成《合同战术》一书下半部之校译,计十万字。此为一百天来刘将军歼灭蒋军十一个旅之外又一重大贡献。……一百天来,刘将军驰骋于冀鲁豫大平原上,五战五捷,平均每二十天作战一次。”“刘将军在极度繁忙的自卫战争中,稍有空隙立即开始校译。”

        刘伯承的勤奋好学还在于他对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有影响的战争或战役,认为那里面有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经验与教育。从南昌起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刘伯承常常都有系统的思考与总结。他强调“用兵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刘伯承刻苦学习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使他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军事理论。他提出了生动形象的“五行术”,在“五行术”中把我军看成战争主体,把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看作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他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集毕生的心血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

        对刘伯承的刻苦勤奋,朱德称赞道:“刻苦学习,学而不厌。”陈毅元帅则称赞说:“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就连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感慨地称:“刘伯承廉洁虚心,不断求知,与国民党将领比较,诚不谛鹤立鸡群。”

        4.呕心沥血办教育

        “治军必先治校”是刘伯承的名言,他也身体力行。为此奋斗了一生。早在中央苏区,他就担任过红军学校的校长兼政委。长征途中,他是中央红军的总参谋长,先后担任了红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的红大校长。到陕北后,在繁忙的战争指挥中,兼任中央红军大学副校长。解放战争,率领大军转战南北,在担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的同时兼任二野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指挥战争之余,还亲自任教,以一个教官的身份出现在学员面前。

        全国解放以后,刘伯承初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接受了办学任务,辞去了军政职务,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他担任第一任院长,后任院长兼政委。

        在解放初期,百废待举,万事待兴的艰难环境下,他强支病体,和教员、干部一起摸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好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道路。他千辛万苦地选拔教员,字斟句酌地研究和确定办学方针,逐项科目审定教材。在和平环境下我军形成的办学方针,高级军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定都凝结着刘伯承元帅的心血。建国后刘伯承主持军事学院的工作达七年多的时间,为军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办学过程中,刘伯承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校风是育人的重要环境,学风是成长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刚刚办起的学校尽快形成良好的风气,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校建立起完整的正规化规章制度,仅通过严格管理保证了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

        为了适应现代化正规化的需要,刘伯承亲自审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针。他提出了“战术为经,技术为纬,经纬交织,纵横联系,编织起来”形成整体的训练指导原则。他强调把训练和培养善于组织指挥现代化诸兵种协同动作的指挥员作为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培养目标。

        办学离不开师资,他提出并采用“速成”“速办”等方法提高教员的专业水平,提倡“尊师重教”以促使教员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刘伯承十分关心教材问题,他主张教材要少而精,内容要准备无误。他要求提法妥当,用语准备科学,标点符号无错误。他还常常在百忙之中亲自抓教材的编写、翻译、校对、出版等工作。

        为了形成良好的办学风气和领导作风,他提倡“人人当院长”,“执事者各执其事”各负其责。倡导“共同学习政治,各自钻研业务;统一集中领导,单刀直入基层;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

        刘伯承办教育其成绩是显著的,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训词》中肯定了刘伯承的成绩,他说:“军事学院的创办及其一年多以来的教育,对于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是有重要贡献的。”

        综上所述,用“我军院校的开拓者”和“我军院校之父”等词来描述刘伯承对军事教育的贡献是不过分的。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著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著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著作。

        刘伯承年表

        刘伯承原名明昭,1892年12月 4 日生于四川开县赵家场。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万县参加响应辛亥革 命的学生军。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次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 历任连长、团长。

        1916年 3月率四川护国军攻占丰都时,头部中弹, 右眼致残。

        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时,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屡打胜仗,被誉为川中名将。 1926年5月加入中国***。

        1926年12月与杨暗公、朱德等发动沪州、 顺庆(今四川南充)起义,任总指挥,率部同四川军阀作战,策应北伐战争。

        1927年接受中共中央指示后转往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失败后经香港转赴上海。

        1928年留学苏联。

        1930年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12月回国,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2年 1月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

        1932年10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协助朱德、 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用俄语当面怒斥从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而被撤职,调任第五军团参谋长。

        1934年底复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

        1935年 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1935年5月 4日, 指挥干部团强占皖平渡,保证全军安全北渡金沙江。随后任先遣队司令,与政委聂荣臻率部为全军开路。

        进人大凉山时,坚定地执行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全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并在当地留下民族团结的佳话。第一、 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作为总参谋长与朱德随红军总部在左路军。他和朱德坚定地维护中共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方针,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在山西前线组织所部进行阳明堡夜袭战、七豆村伏击战等战斗。

        1938年后,与政委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沉重地 打击了日军。

        随后又取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的胜利,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组织部队参加百团大战,破袭正(定)太(原)、平汉、自(圭)晋(城)和(大)同蒲(州)铁路交通线。

        1943年 9月赴延安。

        1945年 6月当选为中共 第七届中央委员。

        1945年 8月20日,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1945年9月至11月与政委邓小平指挥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控制晋东南和打通平汉路的企图。

        1946年 6月,与邓小平政委奉主力部队在十个月内连续组织陇海、定陶、巨(野)金(乡)鱼(台)和豫北等九个战役,歼敌十二万余人,挫败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1947年 6月,与邓小平率十二万大军突破黄河河防,指挥鲁西南战役,随即千里跃进大别山,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1947年10月,蒋介石派白崇禧指挥 33个旅围攻大别山。 12月,刘邓决定以邓小平等率主力在大别山坚持内线斗争,刘伯承率一部北渡淮河,调动敌人。刘邓大军和进军豫皖苏的陈(毅)粟(裕)野战军和进军豫西的陈(赓)谢(富治)集团互相配合,经十个月艰苦作战,扩大了中原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进一步陷入被动。

        1948年 5月,任中原军区司令员。

        1948年11月,与邓小平、陈毅、 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

        1948年12月15日,与邓小平、陈毅指挥中原解放军将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全歼于宿县以南的双堆集地区。

        1949年 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

        1949年4月,与总前委其他***一道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解放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 区。

        同年冬,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第一野战军的配合下进军大西南,执行远距离迂回包围的方针,解放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

        1949年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0年冬,他领导组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兼政委。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7年9月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1958年被扣上教条主义的帽子而受到错误的批评。

        1959年后曾负责中央军委的战略研究工作。他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66年 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他还是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2年,因年高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

        1986年10月 7日在北京逝世。

        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著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著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著作。

红军长征记 读后感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旷古绝今;长征是宣言书,向蒋介石宣布,面对中国的未来,***肯定不让步;长征是宣传队,万里征程无不留下了共产战士顽强坚毅的精神;长征是播种机,它的胜利奠定下了中国解放战争的基石……长征是全部中国人心中伟大的传奇,那些血染了半个山河的领导者与战士们是我们心中永远值得怀念的英雄。长征开始于1934的10月,由于***当时的军事***的错误战斗方针,红军被迫实施了战略转移,次年的1月,遵义会议决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从即将失败的境地中被挽救了出来,但是长征的命运已经注定。我们没有办法揣测***们踏上第一步时的心情,但是感同身受,我们可以预知接下来的一路是何等的艰苦,大自然的无情、蒋介石军队的狠心追击,都将一路阻拦,但是没有啥可以阻拦红军战士的决心,那是像磐石一样坚定的信念!生命在长征的一路上变得如此脆弱。湘江一役,血染红了滔滔江水;茫茫的草地上,又不晓得埋葬了多少年轻的生命;皑皑雪原,一具一具的身体倒下了就再也没有站起来。生命本该是被尽心呵护的,但是为了祖国的将来,无数红军战士心甘情愿地做了胜利路上的铺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了养育自己的父母,理当好好保护自己,可是当祖国母亲的安危受到威胁的时候,无数战士抛头颅撒热血,只为祖国母亲的一份美好将来。面对书中描写的恶劣环境,我们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可是红军战士们却“凭着一颗火热的心”战胜了这一切,让我们从内心发出敬佩之情,这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曾有一位伟人,作下了“数英雄人物,而且看今朝”的豪气万丈的诗句,他的丰功伟绩,不止是中国,是连整个世界都为之折服,他的名字将被千古传诵,我们尊敬地称他“毛主席”。从前仅仅是长辈的推荐,就让我们在心中充满了景仰,而书中的毛主席更加地立体,也更加让人钦佩。睿智、勇敢、机警,充满了一位***所拥有的霸气但不独裁,英勇但充满了高度的敏锐,镇定自若拥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胆识,为了胜利“秘密探路”,面对敌人与天险都始终都不失一位***的风范,简单言语,敌人的阴谋诡计灰飞湮灭;谈笑间,渡过了一重又一重的艰险。他是一位伟人,屹立于颠峰,指导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3 楼:我是一名普通百姓,在我青少年时期,就熟悉了红军的事迹,非常是“会泽扩红”更加耳熟能详,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结愈发强烈。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 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英雄好汉。连外国人斯诺索尔兹伯里都高度评价了红军长征。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 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饮水思源,是各位都明白的道理,也是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动力,在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举行纪念活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为了把这感动一代代人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面对自己的先辈,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哪里?我们有没有忘记那些为我们打天下的革命先辈? 有人可能会认为,当年穷人参加红军是为了有饭吃。的确是有这样的人,但是他们当了红军以后,其信念就不只是为了吃饭。我们在长征七十年后的今天,而且要能深 深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巨大牺牲,“送郎当红军”绝不但仅是为了吃饭而去的,还有一些红军将领就出身于书香门第,家里有饭吃,他们就是为了人民 的利益,为了大众的解放扛起了抢。 如果仅仅为了吃饭,你就没有办法解释这样的故事,红军长征到咱们云南时,有12位红军伤员被敌人抓住了。敌人说,只要你们不当红军了,就行放你们生路,不杀 你们,但是这几位红军战士个个坚强不屈,敌人无法,就把红军伤员带到半山腰一个深不见底的地下河洞口,把前面两个伤员推到山洞里面,在后面的10位红 军就说:“不用你们推,我们自己跳”。当地群众后来把这个洞叫“红军洞”,这个事迹刻在那个洞口的碑上。 我觉得,红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感,最值得我们纪念,也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需要的。 啥样的精神让我落泪?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从资料上见到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队为红军垫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 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倍寅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 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很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时候,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这个故事让 我流泪,长征中而且有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假如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长征精神是一个宝库,过去, 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假如要问我,纪念长征的感悟是啥?我们今天纪念红军‖窑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七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像,但其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 我们。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谈,但不能虚度光阴。 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我们今后要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遥望着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总会浮现长征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今天的纪念活动远远没有办法表达出我们对 红军的崇敬之情。 4 楼:1936年8月,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秘密进入陕北苏区采访。毛泽东发动各位“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断。文字只求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年轻的红军干部纷纷撰写长征回忆录。短短两个月内,就征集到了约200篇作品。依据这些素材,斯诺完成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中外读者第一次知道了红军肥裁瘁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时光过去了70年,我们又开始寻找历史的源头。当时红军总政治部委攀裁础玲、成仿吾、徐梦秋等人编辑征集的稿件,1942年11月在延安印刷了《红军长征记》。由于当年印数非常少,加上战争年代的散失,原版已极为罕见。今天,当《红军长征记》再次面世,又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兴趣和关注。中国作家协会的《长篇小说选刊》选载这部作品,是从文学的角度绝对了它的价值,它课移纪实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是长征最原始的记录,其真实性无可置疑。红军开始长征时,可能没有意识到会创造啥样的奇迹。董必武在《出发前》中说:“我们向陕甘前进,仍然到川西后才决定的,假使在出发前就知道要走二万五千里的程途,要经过13个月的时间,要通过无人迹无粮食的地区,如此等类,当时不知将作何感想。”红军以英勇的气概,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莫文骅的《在重围中》记述湘江战斗,头上有飞机轰炸,后面有追兵,红军队伍被打乱,自己的马也险些丢失。然而红军强渡湘 江,终于摆脱了敌人。童小鹏的《残酷的轰炸》记述四渡赤水时遭受敌机轰炸的悲惨场面:“炸伤的同志是在辗转反侧的叫痛,他们手足断裂了,头脸破烂了,身体炸伤了,他们的鲜血仍在不断的流,然而在同志们安慰时,仍表现他们为革命的决心,不因其负伤而稍减其坚决的志气,相反的更加痛恨我们的阶级敌人。”刘亚楼的《渡乌江》叙述了三次强渡的战斗经过和红军出奇制胜的情节。假如不是亲临前线,不可能如此生动、细腻地描述战斗的全过程。彭加伦的《肥裁瘁泸定桥》描绘红军攀着铁索向对岸攻击,高喊“要桥不要枪”,敌军在震撼下心理崩溃,纵火逃命。这些记录说明,长征是生与死的搏斗,是用鲜血和泪水、汗水交织的战斗历程。 《红军长征记》的作者不仅在创造历史,也在记录着历史。红军经过许多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带。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等情况,是红军首次记录的。童小鹏《禁忌的一天》讲述红军在广西边界地区翻越高山时体验“瘴气”的经历,冯文彬的《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生动记录了凉山彝族的风俗以及刘伯承总参谋长与小叶丹结拜兄弟的民族团结场面。谢觉哉的《卓克基土司宫》描述了藏族官寨的建筑特色,以及藏族接受汉族文化的情况。李一氓的《从金沙江到大渡河》其中“安顺场怀古”一章,而且根据清人笔记将石达开史事做了一番实地对比和考证。既有革命意义,也有学术研究价值。正是因为红军走过,如同地理发现一样,这些偏远地区的真实情况才被记载下来,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红军长征记》的每一篇回忆都体现出红军与艰苦环境作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今天,川西北的九寨沟、松潘草地以其秀丽的风光,成为旅游胜地。但是在当年红军的记录里,只有饥饿、寒冷和艰难的行程。这些文字看起来那么自然,却显示了红军在苦难中灵魂的纯洁和升华。将伟大融入平凡,无疑是长征精神最突出的体现。 原始的记录是最真实的。1942年版的前言说:“这里要非常指出的是,全部执笔者多半是向来不懂得所谓写文章,以及在枪林弹雨中学会作文字的人们,他们的文字技术均是肯定在水平线以下,但他们能以粗糙质朴写出他们的伟大生活、伟大现实和世界之谜的神话,这里粗糙质朴不仅是可爱,还必然是可贵。”我们今天重读《红军长征记》,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依然会使我们产生新的冲动,我们仿佛正追随先辈一起长征,去感受那个非凡的时代。 5 楼:提到长征,人们绝对会想到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想到心狠手辣的蒋介石,想到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让红军损失惨重的李德。 《中国红军长征记》篇篇引人入胜,不时让人拍手称快。有时,你会被毛主席有神鬼不测之妙的计谋而情不自禁地赞叹;有时,你会被蒋介石的毒狠气得火冒三丈、大发雷霆。 我喜欢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为啥红军所到之外大多数百姓都夹道欢迎?就是因为毛主席定的军纪严明;为啥红军经常打胜仗,令敌人闻风丧胆?就是因为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的计谋精妙;为啥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在军队里威信那么高?就是因为他们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装备差、人又少的红军之所以能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因为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战士们的信念与舍生忘死,才使二千多战士完成长征。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不半途而废,树立目标,争取成功! 6 楼:读了这本由罗开富记者著述的《红军长征追踪》深有感触,这本书是一本日记,也是一部历史,更是一本独特的研究著作。这本书有几个特点:现场感极强6沂事性较强;思考性非常强;现实性突出;具有较高的文献和资料价值。这部书无论对于研究历史的,研究红军长征的仍然对于红军长征着迷的广大读者,都是难得的财富哦! 这书如实的记录了长征的艰苦!那些红军从长征开始,他们不曾想该走向何方,不曾想要走多远,不曾想过怎么样的一片天,更不曾想最后竟走了两万五千里,走了一年零三天,反败为胜,夺得全国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奇迹! 长征是从1934年10月16日开始,1935年10月19日结束,红军们经历了多少困难,他们走遍了五岭山脉、苗山、雷公山、云雾山、大凉山、六盘山、度过了于都河、信丰河、潇水、湘水、清水江、乌江、赤水江、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渭水河;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他们完成了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在途中,他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忍饥挨饿,为了充饥,不得不吃树根、皮带、树皮、杂草等,可想而知他们是多么艰苦。虽然这次胜利了,但是损失巨大,出发时有十万人,到结束时只有一万人左右,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而他们又得到了些啥,没有报酬,也没有任何名贵的东西。虽然没有这些东西,但是他们却得到了比这些值钱一万倍的东西,那就是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敬佩! 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在那样艰苦的长征路上,没有得到报酬,没有索取任何,更没有讨价而且价,假如有,也就是不怕远征苦的精神,现在人们一切都向“钱”上看,捕臆做啥都要报酬,真希望长征精神再回到现在人们的身上!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面。我们常听别人说:创业艰难,斗争曲折,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共和国的明天有更好的辉煌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这些祖孙后代,不但应该永远牢记他们的斗争业绩,而且应在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从红军的长征中汲取勇气、力量、智慧!在这,我们应该谢谢红军叔叔们,感谢!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让长征精神永不灭. 7 楼:个有副和和土日 8 楼:提到长征,人们绝对会想到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想到心狠手辣的蒋介石,想到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让红军损失惨重的李德。 《中国红军长征记》篇篇引人入胜,不时让人拍手称快。有时,你会被毛主席有神鬼不测之妙的计谋而情不自禁地赞叹;有时,你会被蒋介石的毒狠气得火冒三丈、大发雷霆。 我喜欢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为啥红军所到之外大多数百姓都夹道欢迎?就是因为毛主席定的军纪严明;为啥红军经常打胜仗,令敌人闻风丧胆?就是因为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的计谋精妙;为啥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在军队里威信那么高?就是因为他们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装备差、人又少的红军之所以能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因为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战士们的信念与舍生忘死,才使二千多战士完成长征。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不半途而废,树立目标,争取成功!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窑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又非常好地依靠了群众。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坦诚相见、交好友。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面对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的故事,成为红军长征中的千古佳话。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打土豪分田地,请帮我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是穷人的队伍,把红军称为“菩萨兵”。红九军团经过云南东川一带,由于得到当地干人儿的请帮我,因而顺利攻下了东川县城。红军打开粮仓,把粮食发放给穷苦群众,并且根据群众的要求,公审处决了反动县长和一个大土豪,城内外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东川县城,红军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援,筹款达6万余元,干人儿踊跃参加红军,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便扩大了800多个红军战士。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到的困难,都是依靠地方群众的请帮我处理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但要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仍然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度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水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长征中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攻占湖南锡矿山。工人群众个个兴高采烈,不但夹道欢迎,还而且燃放鞭炮,自发地在门口点上小油灯给部队照路。时值初冬天气,红军的衣着单薄,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连一排30多名红军战士夜里睡觉煤气中毒,周围群众闻讯后,非常快弄来了新鲜萝卜和淘米水,把鲜萝卜磨碎后和淘米水一起煮沸,接着一口一口地喂给中毒的战士们吃,由于抢救及时,中毒的战士所有苏醒过来了。红17师在一次作战后,有47名伤员计划寄放到六寨。在经过新寨时,苗族首领扬以沙老人带领全寨男女老少,赶到路边,硬是把伤员们“抢”到他们寨子里去治疗休养。伤员们到新寨后,全寨三十几户人家争着让出自己的床铺安置伤员。妇女们为伤员端屎端尿,男人们扛上火枪站岗放哨。在遇到民团搜查时,苗族群众就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来,有几位伤员因伤势恶化,光荣牺牲,苗寨用最隆重的仪式进行安葬,并特意为烈士们修建了“红军坟”,成为长征中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谁能提供有关“彝海结盟”的具体故事?

       1935年5月,长征途中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地区。这一带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蒋介石为了剿灭红军,调动了几十万大军妄图把红军围堵在大渡河以南。为了能顺利前进,中共党中央委派刘伯承、聂荣臻带领红军先遣队为大部队开路。一路上先遣队英勇作战,同时沿途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凉山地区,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对彝族人民实行残酷压迫,民族隔阂较深。红军进入彝族区后,彝族群众受到蒙蔽,不明真相,对红军实行处处阻挡的政策。

       红军坚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无论受到何种困难和刁难,都坚持不向受苦的彝族同胞开枪。

       这一切,彝族同胞都看在眼里,头人小叶丹深受感动。他们申明大义,决心军民结盟一起抗击国民党反动派。当时的红军参谋长刘伯承和小叶丹在彝海歃血为盟,先遣队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彝族人民送红军踏上新的征途。

扩展资料:

       彝海结盟的意义: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不仅奠定了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础,也成为红军长征的重要转折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中央红军在彝区活动仅仅28天,其基本事件就是红军将领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长征北上。

       “彝海结盟”是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笔。在通过彝区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度百科-彝海结盟

刘伯承的资料

       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求一些贵州的历史事迹`````

       贵州历史

       在中国,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据考古发现,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差不多都是在贵州境内发现的。这说明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贵州远古文化。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是从文献资料提供的情况来看,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当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音zang

       ke)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后),贵州分属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辖。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贵州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全省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贵州高原,中国***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参考资料:

贵州旅游港

       红飘带上最绚丽的一段――红军长征在贵州

       本刊记者 唐福敬

       2006年12月21日08:1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编者的话:70年前,中国***领导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贵州,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胜地和福地。贵州有太多中国革命史上最鲜亮的记忆。遵义会议,工农红军得以从错误的政治、军事路线上扭转,开始自主而正确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四渡赤水、乌蒙山千里回旋,红军以一连串的雄奇手笔,奇迹般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

       贵州的山山水水都留有红军的足迹,伟大的长征精神时时润泽着后人。湍急奔腾的乌江,突转盘旋的赤水河,都波光澹澹,闪着历史的眼睛,看护我们前行;“万夫难开”的娄山关,逶迤磅礴的千里乌蒙,亦雄风阵阵,响着时代的号角,催逼我们奋进;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熠熠生辉的思想,指引我们开拓、创新。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在我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贵州目前总体上仍比较落后、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历史,寄予未来。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本刊采编人员把这段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粒粒“珍珠”,加以拾掇、归纳并成篇。这是本刊在对长征及长征精神进行诠释时的一次尝试。其间,也得益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安勇同志、省委党史研究室杜黔同志的指导和支持。值此,本刊谨向两位同志致以谢意。(策 划: 本刊编辑部 □ 执 行: 顾海凇 唐福敬 谭仕伦 张 波 刘开津 张 蓓 执笔:顾海凇)

       如果将长征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贵州。

       在这段最诱人的皱褶里,从黎平到遵义,从遵义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红军一路行来,每一转,局势为之一变;每一折,前景为之一新。

       许多年来,循着红军的足迹,贵州的山道上走来一拨又一拨重访长征路的旅者。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总是说得出奇的一致:贵州境内的长征路,是一段隐藏着答案的旅程。

       这个答案是什么?

       70余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艰难行进,突破四道封锁线,西进贵州。

       解放军档案馆现存的一份《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表明,在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8.6万人共有枪支33244支,平均每支枪不到56发子弹。加上6101支梭镖和882把马刀。意味着踏上远征的红军士兵中赤手空拳者超过一半。他们面对的是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

       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只有3万余人突出重围。有人甚至开始对红军的前途产生怀疑。多年以后,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一文中回忆道:“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国民党军的40万重兵,又已经在红军原定北上湘西的路上摆好架势。巨大的牺牲并没有让中国革命走出危局,在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候,红军进入了贵州。

       在黎平这个湘黔边界的贵州小城,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否定了原定行军计划,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远离敌方重兵屯积的湘西,进军川黔边界,避免了全军覆没。

       紧接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再次否定了“不过乌江”和“回头东进”的错误主张。中央红军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区域迅速机动,攻克九县,突破天险乌江,占领遵义。

       遵义会议的召开,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最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三占遵义,娄山关战役和遵义战役取得长征以来两次大捷;士气空前高涨的红军又直逼贵阳,巧渡北盘江,威胁昆明,在金沙江畔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终于奠定胜局。

       中国工农红军几进几出贵州,留下军事史上惊心动魄的以弱胜强系列范例。长征,这一人类远征史、军事史上空前未有的壮举,它的战略转折,是从进入贵州的那一步开始揭幕、到走出贵州的时候完成的。

       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完长征路后,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遵义会议结束了,长征继续进行,毛泽东在掌舵。中国的道路――至少今后半个世纪的路――就这样确定了。”

       如果将长征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贵州。

       这是红飘带上最绚丽的一段。

       在这段最诱人的皱褶里,从黎平到遵义,从遵义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红军一路行来,每一转,局势为之一变;每一折,前景为之一新。

       一路三城,转折之地。个中历史意蕴何其深长!因为转折,黎平、茅台乃至整个贵州、整整一条长征路都与遵义一样,具有了思考的价值和魅力。

       70年过去了。重温红军将领当年以质朴文字记载的遵义和贵州,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是豪情和难忘的眷念。陈云回忆:“红军进入遵义城,遵义城之上民非但不逃,而且孤儿习艺所、学校学生及商民贫民等成群结队,悬旗欢迎红军……”;“(在遵义)这十二天的休息,使赤军在湘南之疲劳,完全恢复,精神一振;使以后之战争,不仅战斗力不减,反而生龙活虎。”“……进遵义城后第二日,被服厂、修械所、粮秣厂均已开办。新兵之军装不久即发出,旧枪即修理完竣。”彭雪枫回忆:“长征以来遵义是最使战士们想念的一个城:那比较繁华的街市,那相亲相爱的群众,那鲜红的橘子,那油软的蛋糕。……随便喊一声:‘当红军来哟!’壮年们就会跟着走的。那个时候,每个团每天总要扩大百儿八十个新战士来的。”

       红二、红六军团的开创黔东根据地、乌蒙山千里回旋战,同样写下辉煌篇章。挥师黔东,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转战乌蒙,创造了长征途中摆脱强敌、运动歼敌的又一成功战例。困牛山上,百余红军战士弹尽粮绝,宁死不屈,最后齐齐跳下悬崖,壮举惊天地泣鬼神。

       长征期间,在贵州,有近万名各族群众参加红军;在贵州,长征途中党中央批准建立了唯一一个省级地方党组织;在贵州,红军事迹代代相传,红军精神影响深远。

       一路三城里,那些影响和改变了历史的事实已经广为人知;实地踏访,也许你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走出黎平县城城东二郎坡52号的黎平会议会址,在老榕树间的街道漫步,没准儿会听到当年的知情者讲述留在黎平的百余名红军伤员的人生故事。

       在遵义古朴的街巷深处徜徉,从那些爽朗的笑声和自然的笑容里,可能会忽然悟到这座当年仅有3万人口的城市为何曾有3000子弟随红军北上,稍后几年又有数十学子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

       在茅台镇红军四渡赤水的第三渡渡口,四渡赤水纪念碑下,品一杯茅台酒,可以听听当地人讲述茅台酒为红军战士清洗伤口的佳话。

       在困牛山麓,拜谒烈士墓,或许会惊叹一户农家几十年间的义务守墓,更可能会心里油然浮上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魂”。

       在这里,历史是生动的,鲜活的,在每一个人的记忆里。在这里,对人生的感受是极易有顿悟一般的收获的。

       所以,贵州的山道上,一拨又一拨的旅者来了,用他们的心灵走路,用他们的重访,来寻找这片山水成为心中的圣地和福地的原因。

       你看,眼前乌江湍急,红军欲渡却苦无船只,何等焦急!不要紧,这山水间蕴藏的答案已经出来:砍下江畔的竹子,扎成竹排,就是渡船;把十口八口的行军锅用绳、竹绑牢,就是渡船。

       你看,传承红军精神,息烽集中营黎明前的黑暗终究为革命者的壮烈散。

       是啊,在善于思考的大脑、坚强的意念面前,困难何惧之有,挫折更并非只能郁积为一蹶不振。

       寻访贵州的红色遗迹,正是这样的心灵之旅。

       有人说,看看贵州的山水,那答案早已沛然其间。

       山有坚毅,才有了高入云端的挺立;水有遇百折而不回的柔韧,才有了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的千姿百态。这,不正是面对挫折时所应秉持的精神吗?

       这个答案是,面对挫折,如何能把握机会,选择路径,迎来转折。这个答案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至关重要,对于个体的人而言,又何尝不充满启迪?

       /GB/68742/70735/70737/5195519.html

谁有刘伯承的简介呀?

       戎马一世,勤学一生;施计用兵,略胜孙吴;指挥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将风。

       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现代军事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 坎坷一生元帅路

       刘伯承,原名明昭,出身于四川开县张家坝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上过私塾,读过高小,后考入官立中学。辛亥革命爆发时,刘伯承已经十九岁,他立即加入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参加了学生军,次年入重庆陆军将校学堂速成班,毕业之后被分到蜀军第五师任司务长。护国战争爆发后,他又改任排长,由于作战勇敢,他被火线提升为连长,可是蜀军很快被袁世凯的军队打败了,就连指挥讨袁的蜀军总司令熊克武也被打跑了。部队失散,刘伯承回家暂避,不久,救国心切的刘伯承再次出来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

       1916年,在讨袁护国斗争中,刘伯承组织起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很快这支队伍发展到两千余人。他率军攻下丰都,在反动军队的反扑他负重伤失去了右眼。然而,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年仅二十四岁的刘伯承落下了川军名将的美称。

       刘伯承在川军中战斗了十年,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也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他看到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深感不安。1926年,刘伯承在吴玉章等人的引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受党的委托,为配合北伐战争,他与杨阐公一起组织了沪州、顺义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刘伯承从四川东下,奉党的指示,到南昌与朱德等将一起组织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刘伯承等人潜往香港,1927年冬转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间,正遭通缉的刘伯承被染上恶习的儿子告发,几遭逮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躲过了反动派的追捕。

       从苏联回国后,刘伯承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面对“左”倾路线和李德的瞎指挥,刘伯承敢于站出来进行斗争,他告诫李德:“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会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他的正确意见不仅未受到重视,还被免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红军在惨痛的失败中开始总结教训,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之后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刘伯承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毛泽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渐入顺境,在长征途中,每遇关键时刻,他总是亲临前线指挥。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怕部队过不了江,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刘伯承果然不负众望,使大军安然渡江。他还组织了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巧过少数民族区域等重大军事行动,为红军的长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邓小平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他组织了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随后又打了平汉战役,歼敌二个军,接着战陇海,下定陶,挥师南下,按毛泽东的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楔子。刘伯承与陈毅的华东野战军组织了淮海战役,一举歼敌五十五万多;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随后渡过长江,打下南京城,挥师向南,解放了华东和西南地区。

       全国解放之后,刘伯承辞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之职,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为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积极努力。刘伯承在军事学院任院长七年多,他常常亲自审定教材,参加演习,使军事学院的建制和课程设置逐步趋于完善。然而,正当刘帅呕心沥血地为军事教育而工作时,不公正地打击降临到他的头上。1958年夏天,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斗到了这位六十六岁的老元帅头上。七月的一天,高烧三十九度的刘帅被召回京,在怀仁堂千人大会上作检讨。此后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老元帅失去了战争胜利带来的愉快,经常缄默不语。但他仍然关心着军队和国家的建设,他受的不白之冤历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结论,他的功绩和贡献已被永远载入史册。刘帅的坎坷经历使他的一生具有了更浓的传奇色彩。

       2. 精谋巧计胜孙吴

       刘伯承出身行伍,戎马一生。他带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谋。在川军之中他就有了名将之美称。加入革命队伍之后,他善于学习,勤于动脑,使他的指挥艺术逐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都是刘伯承指挥先遣队创下的。

       在抗日战争中,刘伯承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深入山西抗日前线,他利用日寇的轻敌麻痹派出一个营夜袭阳明堡机场,取得炸毁敌机数十架的战绩。为了有效地消灭日军,他利用围城打援之术,在神头岭巧设伏兵,打潞城诱敌出援,一举歼敌千余名,这在抗战初期算得上是辉煌的战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边疆两次设伏,使日军白白多送上百余条性命。在抗日战争中敌我力量对比相去甚远,我军采用的多为游击战术。刘伯承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说:“游击战争的‘游’就是机动,‘击’就是歼灭敌人;‘游’以掩护自己的弱点,寻找敌人的弱点,‘击’以发扬自己的特长,撇开敌人的特长”。他为游击战总结出一系列简练有效的战术方法,诸如“攻击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战术”、“麻雀战术”、“黄蜂战术”;还有“拖刀计”、“杀回马枪计”、“吸打援敌计”等等。

       在解放战争中,刘伯承的指挥艺术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他一战上党,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了到解放区抢地盘的国民党军队当头一棒;再战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的重庆谈判。随后他奉中央指示,挥师向东横扫,然后下定陶、打巨野、战滑县,直杀得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连续五战五捷,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

       千里跃进大别山应该说是刘伯承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这场战争,与其说是斗勇不如说是斗智。当时解放军尚处劣势,第二野战军离开根据地挺进鲁豫已经处在虎狼夹击之中。为了掩盖真实的用兵企图,刘伯承指挥军队作出许多“示假”举动,把敌人引入迷途。刘伯承首先指挥军队打了鲁西南战役,使敌人误以为我军要夺陇海,于是调兵防守;随后,命令部队在黄河渡口佯攻,造成北进回归根据地之势,蒋介石立即调三十个旅分五路开进郓城、巨野。然而,刘邓大军的行动方向却相反,甩掉大后方向南挺进,完全打无后方战役,到此时蒋介石还以为刘邓大军是在不能渡的情况下被迫南窜。只有到了刘邓大军渡过涡河、沙河、黄泛区之时,蒋军才明白了我军的意图,但为时已晚。我军挺进大别山后,如同在敌人的腹部楔进了一支钢钉,使蒋军随时都深感不安。这一举措牵制了蒋军南线兵力的一百六十个旅中的九十个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设下伏笔。

       3.勤思善学成儒将

       刘伯承一生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使他不仅走完了从士兵到元帅的进步道路,而且成为无产阶级军事家,被誉为“儒将”。

       在我军将领之中,刘伯承学习刻苦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崇尚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读私塾时常常最先到校,最后离校,他不仅把课文背熟,而且连注释也背下来。到了中学和军校,他更是勤奋刻苦,以致各科成绩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后,他仍不忘学习。

       大革命失败之后,党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备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著作。

       回国之后,成为我军第一位翻译科长。他借助俄文工具,系统研究了罗马战史、拿破仑战史、日俄战争史等,开阔了军事视野。还系统研究了苏军的条例、条令、作战理论,增长了正规化军队和打现代战争的知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的大部分时间在前线度过,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细扣兵书,置生死于一旁,而入心思于兵法之中,不绝于耳的枪炮之声时常成为他研读兵书的伴奏曲。比如,1941年八路军总部送来一部《合同战术》的译稿请刘伯承校订。一年后这部译著校订好并复印,刘伯承在评序中写道:“这本书在校正中经过三次反扫荡的作战”。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几乎天天在打仗,左权同志就是在这期间牺牲的。即使如此,刘伯承也不忘校订工作,他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学习任务。此后《合同战术》下部的译稿又送到刘伯承的手中,校订完成并复印时,刘伯承作序写道:“我在上爱国自卫战争前线时,带上这本《合同战术》及其译稿,才真正开始校正与补译。幸好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督促与我参谋同志帮助绘定之下,……完成了出征前一切工作”。《人民日报》报道说:“刘伯承将军在戎马倥偬之中完成《合同战术》一书下半部之校译,计十万字。此为一百天来刘将军歼灭蒋军十一个旅之外又一重大贡献。……一百天来,刘将军驰骋于冀鲁豫大平原上,五战五捷,平均每二十天作战一次。”“刘将军在极度繁忙的自卫战争中,稍有空隙立即开始校译。”

       刘伯承的勤奋好学还在于他对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有影响的战争或战役,认为那里面有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经验与教育。从南昌起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刘伯承常常都有系统的思考与总结。他强调“用兵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刘伯承刻苦学习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使他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军事理论。他提出了生动形象的“五行术”,在“五行术”中把我军看成战争主体,把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看作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他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集毕生的心血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

       对刘伯承的刻苦勤奋,朱德称赞道:“刻苦学习,学而不厌。”陈毅元帅则称赞说:“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就连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也感慨地称:“刘伯承廉洁虚心,不断求知,与国民党将领比较,诚不谛鹤立鸡群。”

       4.呕心沥血办教育

       “治军必先治校”是刘伯承的名言,他也身体力行。为此奋斗了一生。早在中央苏区,他就担任过红军学校的校长兼政委。长征途中,他是中央红军的总参谋长,先后担任了红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的红大校长。到陕北后,在繁忙的战争指挥中,兼任中央红军大学副校长。解放战争,率领大军转战南北,在担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的同时兼任二野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指挥战争之余,还亲自任教,以一个教官的身份出现在学员面前。

       全国解放以后,刘伯承初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接受了办学任务,辞去了军政职务,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他担任第一任院长,后任院长兼政委。

       在解放初期,百废待举,万事待兴的艰难环境下,他强支病体,和教员、干部一起摸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好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道路。他千辛万苦地选拔教员,字斟句酌地研究和确定办学方针,逐项科目审定教材。在和平环境下我军形成的办学方针,高级军事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定都凝结着刘伯承元帅的心血。建国后刘伯承主持军事学院的工作达七年多的时间,为军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办学过程中,刘伯承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校风是育人的重要环境,学风是成长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刚刚办起的学校尽快形成良好的风气,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校建立起完整的正规化规章制度,仅通过严格管理保证了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

       为了适应现代化正规化的需要,刘伯承亲自审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针。他提出了“战术为经,技术为纬,经纬交织,纵横联系,编织起来”形成整体的训练指导原则。他强调把训练和培养善于组织指挥现代化诸兵种协同动作的指挥员作为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培养目标。

       办学离不开师资,他提出并采用“速成”“速办”等方法提高教员的专业水平,提倡“尊师重教”以促使教员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刘伯承十分关心教材问题,他主张教材要少而精,内容要准备无误。他要求提法妥当,用语准备科学,标点符号无错误。他还常常在百忙之中亲自抓教材的编写、翻译、校对、出版等工作。

       为了形成良好的办学风气和领导作风,他提倡“人人当院长”,“执事者各执其事”各负其责。倡导“共同学习政治,各自钻研业务;统一集中领导,单刀直入基层;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

       刘伯承办教育其成绩是显著的,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训词》中肯定了刘伯承的成绩,他说:“军事学院的创办及其一年多以来的教育,对于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是有重要贡献的。”

       综上所述,用“我军院校的开拓者”和“我军院校之父”等词来描述刘伯承对军事教育的贡献是不过分的。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著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著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著作。

       刘伯承年表

       刘伯承原名明昭,1892年12月 4 日生于四川开县赵家场。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万县参加响应辛亥革 命的学生军。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次年参加四川讨袁(世凯)军。

       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 历任连长、团长。

       1916年 3月率四川护国军攻占丰都时,头部中弹, 右眼致残。

       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时,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屡打胜仗,被誉为川中名将。 1926年5月加入中国***。

       1926年12月与杨暗公、朱德等发动沪州、 顺庆(今四川南充)起义,任总指挥,率部同四川军阀作战,策应北伐战争。

       1927年接受中共中央指示后转往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失败后经香港转赴上海。

       1928年留学苏联。

       1930年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 12月回国,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2年 1月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

       1932年10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协助朱德、 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用俄语当面怒斥从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而被撤职,调任第五军团参谋长。

       1934年底复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

       1935年 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1935年5月 4日, 指挥干部团强占皖平渡,保证全军安全北渡金沙江。随后任先遣队司令,与政委聂荣臻率部为全军开路。

       进人大凉山时,坚定地执行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全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并在当地留下民族团结的佳话。第一、 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作为总参谋长与朱德随红军总部在左路军。他和朱德坚定地维护中共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方针,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在山西前线组织所部进行阳明堡夜袭战、七豆村伏击战等战斗。

       1938年后,与政委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沉重地 打击了日军。

       随后又取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的胜利,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组织部队参加百团大战,破袭正(定)太(原)、平汉、自(圭)晋(城)和(大)同蒲(州)铁路交通线。

       1943年 9月赴延安。

       1945年 6月当选为中共 第七届中央委员。

       1945年 8月20日,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1945年9月至11月与政委邓小平指挥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控制晋东南和打通平汉路的企图。

       1946年 6月,与邓小平政委奉主力部队在十个月内连续组织陇海、定陶、巨(野)金(乡)鱼(台)和豫北等九个战役,歼敌十二万余人,挫败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1947年 6月,与邓小平率十二万大军突破黄河河防,指挥鲁西南战役,随即千里跃进大别山,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1947年10月,蒋介石派白崇禧指挥 33个旅围攻大别山。 12月,刘邓决定以邓小平等率主力在大别山坚持内线斗争,刘伯承率一部北渡淮河,调动敌人。刘邓大军和进军豫皖苏的陈(毅)粟(裕)野战军和进军豫西的陈(赓)谢(富治)集团互相配合,经十个月艰苦作战,扩大了中原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进一步陷入被动。

       1948年 5月,任中原军区司令员。

       1948年11月,与邓小平、陈毅、 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

       1948年12月15日,与邓小平、陈毅指挥中原解放军将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全歼于宿县以南的双堆集地区。

       1949年 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

       1949年4月,与总前委其他***一道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解放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 区。

       同年冬,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第一野战军的配合下进军大西南,执行远距离迂回包围的方针,解放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

       1949年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0年冬,他领导组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兼政委。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7年9月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1958年被扣上教条主义的帽子而受到错误的批评。

       1959年后曾负责中央军委的战略研究工作。他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66年 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他还是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2年,因年高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

       1986年10月 7日在北京逝世。

       刘伯承饱读古今中外军事著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钻研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独到的论述。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军事著作已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他还翻译了苏联的许多军事著作。



房车源头厂家  江经理 优惠热线:15391696081


在线订购

请填写订购信息,为必填选项

今日快报

现车特价

大通长轴高顶房车<1台>
大通短轴中顶房车<1台>
依维柯欧胜房车<1台>
东风御风房车<1台>

二手车信息

全国各地房车车友委托我们帮他们寻找买主,低价处理。

新世代全顺房车<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