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选修课论文
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和汽车消费文化现状思考
中国从有了自己的汽车到今天,打着“自主”名号的汽车制造厂遍地开花,貌似各个都忙碌却幸福着不亦乐乎~。但是,想过另一个不那么务实的问题的国人却少之又少——“中国什么时候也造得出来自己的汽车文化呀?”
关于这个问题,关于整个汽车领域的问题,说得上话的本就不多,现有的言论多是一些“老总的话”。他们的确很热心地推广着中国汽车文化的一点点微步前进,说得也极正确,但是无奈总显得声音太小……
世界著名汽车造型设计大师乔治亚罗当着很多中外记者的面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汽车设计缺少中国元素。”一语既出,摄人心魄。
尽管大部分人都认同乔老的评价,但至今没有原创性体现中国元素的汽车造型设计作品出现(尽管有长安长江鲟、龙腾等概念车面世,但笔者认为仅仅是命名体现中国元素罢了)。本文试图从设计思路和设计元素两方面寻求如何设计体现中国元素的汽车造型。
“什么才是中国元素?”
这是个很难一句话能说清的问题。在张艺谋的创作中,京剧的表现方式是中国元素;在吴冠中的画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国元素;在梁思成的心中,飞檐翘壁就是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并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比如建筑风格元素,紫禁城、长城、敦煌、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服饰风格元素,丝绸面料、唐装、旗袍、中山装等;文化风格元素,国画、脸谱、京剧、印章等;自然风格元素,长江、黄河、黄山、珠穆朗玛峰等;动物风格元素,熊猫、白鳍豚等;宗教神话风格元素,观音、如来佛、龙、麒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志。不仅如上所述,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和一分为三的儒家思想、讲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区别其它文化的地方,当然也属于中国元素范畴。
当前中国现状是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差异大、平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石油资源较贫乏等,包括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其实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要求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设计目标。
下面是关于在汽车设计中,对我们的设计具体能做些什么的一点设想。
首先从颜色说起。
每一个民族在心理上对颜色的感觉有显著的不同。人民对于莫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源自本民族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因此,颜色也具备符号性,尽管它必须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历史、传说、物件)。
有没有中国独有的中国色呢?看了张艺谋的**,很多外国人认为大红大绿等就是中国色。其实大红大绿只能算中国的民间色,不能代表中国色。认真参观故宫和中国寺院的人都能发现真正的中国色。中国有自己的三原色,虽然也是红、绿、蓝,但和西方的红绿蓝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中国的红是珊瑚红,绿是绿松石的绿,蓝是青金石的蓝,这三种色是国画颜料的根本色,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色。比如蓝色,西方人最喜爱的是宝石蓝,但中国人是青金石蓝,所以中国所有寺庙里菩萨和如来头顶色是青金石蓝,无比庄重;西方基督教堂的穹顶都是蓝宝石的蓝。
王大珩等在《中国颜色体系研究》中早就明确指出:对中国颜色体系色空间的明度、色调和彩度的均匀分级,应进行中国人眼的心理物理验证实验,提出基础色度分级。
因此,研究和开发中国颜色漆料,不论在车身喷涂,还是在内饰上应用,都会传达中国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受中国人民欢迎。
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线条。
综观中国立体造型史,从夏商周以前红山文化中的古陶器制作用线条和图案,到夏商周的青铜器,再到汉代的漆器,乃至汉后历朝历代的瓷器等,始终有一些传承的造型元素。中国自古以来的造型设计,都从古陶造型、青铜器造型和漆器造型中汲取了丰厚的养分。汽车造型也应从中学习,但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提取精华元素——线条。
一根线条在达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乃至解析几何中的一个方程式所界定的点的集合,线条无宽度也无厚度。因此对于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后或接受过文艺复兴思想的西方人,对于线条的理解是基于几何学和数学。而对于中国传统而言,线条不仅有宽度,有厚度,还有方向,甚至能表现出速度和力量,对于线条的理解完全基于主观感受。所以这也是中国线条的魅力所在,正所谓“求其神韵、见其生气”。
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表达出中国线条的宽度,厚度乃至速度和力量,是设计富含中国元素汽车的关键。这需要我们深入寻找中国线条,从中国绘画中,传统生活用品、工艺品设计中,乃至建筑设计等所有造型设计中汲取养分。
以上说的都是一些侃侃而谈的美好设想,然而国内当下的汽车消费文化现状,却丝毫让我高兴不起来啊。
第一我想谈谈“长”的问题。似乎有种说法,不管是欧洲美国日本多牛的车,到了中国就得入乡随俗。“长”则活,反之则难以生存。
大车身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则成为自身地位的一种象征和暗示。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源自民族性格的审美和消费取向正是东西方不同民族性格所导致。这也正是国人偏爱加长版的原因所在。帕萨特B55加长77mm,奔驰加长了430mm,成为S350L,宝马加长了140mm,成为BMW5Li,此外,雷克萨斯推出了加长版LS460L,凯迪拉克也推出加长版SLS等等。这些加长车,几乎都为中国市场专门设计,宝马方面甚至声称,加长宝马不在国外卖,只对中国市场销售。
“长”和“大”到底好不好呢?难道我们只能听市场说了算,听群众说了算?
我们知道的只有,加长加宽后的车身固然可以使车的看起来大气,阔气,豪气,但是如此大幅的加长车身必然是汽车的操控性,特别是转弯是的灵敏度大大下降,如此的特殊“癖好”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车的安全性大受质疑。所以,连自身的生死都可以因为肤浅的喜好而置之度外的国人,我实在看不出高明之处。如果让他们领导自己的汽车文化,是不是等于放任呢?我认为稍有责任心的汽车人们,都应该尽心为中国的汽车消费导向做一些思考,发表一些声响!
第二,排量。这又是一个让人说不开的话题,不是吗?
德国人鲁兹。罗森在中国工作刚刚满一年,他惊讶地发现,中国人对新车型和高档汽车是如此地热衷,中国的车市也似乎正在成为一个国际新车型的秀场,而即使在一些偏远的中小城市,也时常会出现高档的SUV或跑车。
国内的汽车工业开始大步挺进开始,随着车市出现的爆发性增长,新车型的推出也随之开始步入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的新车型中,大排量的汽车比例不断上升。在2000年以前,我国车型中,排量在1.4升以下的车型约占33%。在2000年推出的新车型中,小排量车占25%。2001年推出的新车型中小排量车占33.3%,大排量车型却占到当年新车型的50%。到了2003年大排量车型更是爆发上市,共有10款2.0升及以上的车型上市。这一年,小排量新车型约占当年全部新车型的25.5%,2.0升以上的新车型占全年新车型的32.5%。
到了2004年,中国引进轿车的排量越来越大,如别克荣御排量3.6升,国产奔驰E280排量3.0升,天籁排量3.5升,奥迪A8排量4.2升……在2004年上市的新车型中,排量在2.0以上的占72%,而2005年,更多排量高于3.0升的国外品牌轿车在中国投产。
排量的增大得让人触目惊心了。不难看出,中国的消费者对车本身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如果说80后的人的生活态度是“我喜欢,我就喜欢!”那么,为什么作为很看不惯这种浮躁也好,不可理喻也罢的那些年轻人的思想的,在买车大军中顶大梁的老一辈人们。我想问你们,为什么你们也显得意气用事了呢?
大型车是美国人的最爱
由于美国地广人稀,道路交通非常发达,所以按照美国人自己的说法,美国是真正的汽车社会。
美国不仅是全球拥有汽车数量最多的国家,也同样是在用汽车体形最大的国家。大体积、大排气量是美国汽车的标志。在各种车型中,SUV和皮卡是美国人的最爱。据统计,2004年全美售出的越野车超过300万辆,与1990年的100万辆相比增加了两倍。根据预测,到2005年,越野车在美国汽车的销售中将占到四成。而皮卡的销售更是经久不衰,由于需要经常拖曳房车或游艇等大型物体,美式皮卡在设计上采用大排量发动机(大多安装5至6升的增压柴油发动机)。为了满足野外休闲的较高要求,许多车采用的是四轮驱动。
国情才是决定因素
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维?史密斯博士在南京表示,中国不能克隆美国的汽车消费文化。他指出,目前在全世界每天生产的8200万桶石油中,美国每天就要消费掉2040万桶,而这些石油资源75%消费在交通工具上;但美国人仍然越来越多地使用耗油量大的运动型多用汽车。他认为,美国式的汽车消费文化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并同样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果中国要按照美国的消费模式下去,必将会造成能源、环境以及社会方面的问题。
但中国车市的事实却表明,美国式的汽车消费正在成为中国模仿的对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对于汽车消费的认识。虽然现在汽车开始从奢侈品向正常品或必备品过渡,但爱面子和大即是好的传统观念依然对购车者有着很大的影响。
虽然从本质上说,小汽车的拥有是一种个人的消费行为,不应受到限制,但事实上,汽车的运行会带来污染增加,使道路变得拥挤、降低其他运载工具行驶速度,干扰和影响步行者的行为等,从而使社会成本远远大于私人成本。
丰ç°6座suv车åå¤§å ¨
丰ç°ç6座suvå«ä»ä¹ååï¼
好åæå è¾ä¸°ç°SUVæ¯æ¹å½¢çï¼è¯·çä¸å¾æä¸è¾:丰ç°FJé ·è·¯æ³½(å¾1)ãå °å¾·é ·è·¯æ³½(å¾2)ãæ®æå¤(å¾3)ãæ±å °è¾¾(å¾4)ã红æ(å¾5)车çå°±åä½ è¯´çå¨ä¾§é¢ï¼ææå¯è½çåºè¯¥æ¯å¾2ââå °å¾·é ·è·¯æ³½(ä¹å«:å °å¾·é ·è·¯æ³½)ã
ä¸°ç°æ6座车ååï¼
ä¸ï¼ä¸°ç°ï¼åªææ¬ç°Jadeæ6åº§çæ¬çæ¥ç³»è½¦ã
åªæä¸ä¸ªåº§ä½äºã
å¹¿æ±½ä¸°ç°æ±å °è¾¾2016款6座suvå¤å°é±ï¼
2.0tæä¸åº§è䏿¯å åº§ï¼æ ¹æ®å°åºä¸åèµ·æ¥ä»·å¨23ä¸ä»¥ä¸ãå驱å¨ç±»åã大é¨åå°åºæ¯24ä¸ã
ä¸°ç°æ±å °è¾¾æ6座åï¼
å¨å½å SUVå¸åºï¼æä¸æ¬¾ç¥ä¸æ ·ç车åï¼é£å°±æ¯ä¸°ç°æ±å °è¾¾ãå 为å®é常稳å®çåè´¨ï¼é¸æ°ç车身ï¼å è£çå 饰空ï¼å¨å½å åäºè¿10å¹´ï¼ä¾ç¶å¾ä¸éã
éæ©å¸¦æ¡£åä¸°ç°æå ä¸ªåº§ä½æ¯ä»ä¹ææï¼
ä¿é©æ æ¯å®è£ å¨é¨å·ä½ç½®çä¿é©æ ææï¼å¨æ¹åçç峿侧ï¼è¿æ ·åæåº§æ¤ æ¯ç´éçï¼å¯ä»¥åä¸ä¸ªäººãç¾å½ææ©çæ±½è½¦é½æ¯è¿æ ·è®¾è®¡ç(ä¸ºäºæ¹ä¾¿æ±½è½¦éæ)ï¼è¿æ ·åæå¯ä»¥åä¸ä¸ªäººï¼åæèªç¶æå 个座ä½ã
å ¨æ°ä¸°ç°TJé ·è·¯æ³½æå ï¼å 座å¸å±+å驱ï¼ä»·æ ¼å¯è½ä¸å½å åå¼H9ä¸è´ã
说å°ç»å ¸ç丰ç°SUV车åï¼å¯ä»¥è¯´æ 论æ¯åå¸ç¨çå ¨æ°ä¸°ç°æ¿èï¼ä¸°ç°æ±å °è¾¾ï¼ç»å ¸ç¡¬æ´¾è¶é车ï¼ä¸°ç°æ®æå¤å丰ç°éå°å·¡é»ï¼ä¸°ç°çº¢æå丰ç°å ¬è·¯é½æ¯å¤§å®¶æ¯è¾çæç车åï¼ä»å¤©è¦å大家å享çè¿æ¬¾è½¦ä¹æ¯å¾æç¹è²çãå®ç»åäºä¸°ç°é¸éçå驱è¶éæ§è½åä¸°ç°æ±å °è¾¾åºè²çå é¨èéæ§ç©ºãè¿å°±æ¯åå亮ç¸çå ¨æ°ä¸°ç°TJé ·è·¯æ³½ãä½ä¸ºä¸°ç°ææ°çSUV产åï¼è¿æ¬¾è½¦ä¸ä» éç¨äºä¸ä¸°ç°æ¿èç¸åçå¨åç³»ç»ï¼èä¸è¿æå驱模å¼ãåæ¶ï¼è¿æ¬¾å ¨æ°ä¸°ç°TJé ·è·¯æ³½å¨æµ·å¤å°åºçé¢å®ä»·æ ¼ä» ä¸å½äº§åå¼H9æå¹³ï¼å¯ä»¥è¯´å¨å¸åºä¸æå ·ç«äºåï¼
å¤è§æ¹é¢ï¼è¿æ¬¾å ¨æ°ç丰ç°TJé ·è·¯æ³½éç¨äºä¸å ¨æ°ä¸°ç°æ¿èåä¸°ç°æ±å °è¾¾å®å ¨ä¸åç设计ãå®ç大ç¯å强ççå¹³ç´è½¦èº«çº¿æ¡è®©å®çèµ·æ¥æ´å硬派è¶é车ï¼èä¸å®è¿éç¨äºç®åææµè¡ç浮顶é ååä¾§æé¨è®¾è®¡ï¼è®©äººæè§æ´åæ¯SUVåMPVçç»åä½ã
ä»ä¾§é¢çï¼è¿æ¬¾å ¨æ°ä¸°ç°TJCoolRoadZe车åæå¤§çç¹ç¹å°±æ¯çªåºçååè½®çåå ¨æ°ç20è±å¯¸è½¦è½®ï¼ç»äººä¸ç§ä¸å ¨æ°éæ¨Jimnyåå¥é©°Gçº§ç¡¬æ ¸è¶é车é常ç¸ä¼¼çæè§ï¼å 满äºå¼ºççç¡¬æ ¸SUVæï¼èMPV车åç¬ç¹çä¾§æ»é¨å平顶é åå让å®çèµ·æ¥æ´åæ¯ä¸æ¬¾åå¸è½¦åãè¿æ ·çæ¥ï¼è¿æ¬¾å ¨æ°ç丰ç°TJé ·è·¯æ³½å°±æ¯ä¸æ¬¾å ¸åçè·¨ç车åã
å¨è½¦è¾å 饰æ¹é¢ï¼è¿æ¬¾å ¨æ°ç丰ç°TJé ·è·¯æ³½è½¦åé¢å ·æ°æãå ¨æ°çå¤åè½æ¹åççèµ·æ¥åæªæ¥ç汽车ï¼è䏿§å°ä¸æ¹ç²¾è´ç贯穿å¼LEDæ¶²æ¶ä»ªè¡¨åå ·ææ°è½æºæ±½è½¦çç¹ç¹ã
å¨å é¥°ç©ºè½¦å¢æ¹é¢ï¼è¿æ¬¾å ¨æ°ç丰ç°TJCoolRoadZeéç¨äºMPV车å常è§çå 座å¸å±ï¼ä½å ¶æå¤§çç¹ç¹æ¯å¯ä»¥éè¿æå å°è½¦çå·¦å³ä¸¤ä¾§å±å¹³ï¼ä»èå½¢æä¸ä¸ªå·¨å¤§çå 饰空车å¢ï¼å³ä½¿ä½ä¸ºé²è¥æ¿è½¦ä½¿ç¨ï¼ä¹ç¸å½èéãçæ¥ä¸°ç°ç设计å¸å¨è¿æ¹é¢ä»åºäºå¾å¤§çåªåï¼
车è¾å¨åæ¹é¢ï¼è¿æ¬¾å ¨æ°ç丰ç°TJé ·è·¯æ³½éç¨äºä¸ä¸°ç°æ¿èç¸åçå¨åç³»ç»ï¼å ¶ä¸çæ²¹çéç¨äº2.0åèªç¶å¸æ°å卿ºï¼æ··å¨çéç¨äº2.5åå卿ºåçµæºçæ··å¨ç³»ç»ãç¸ä¿¡å¤§å®¶é½å¾çæè¿æ¬¾å¨åéè¿å ¨æ°ä¸°ç°æ¿èç表ç°å§ï¼
å¦ä½çå¾ åå亮ç¸çå ¨æ°ä¸°ç°TJé ·è·¯æ³½ç表ç°ï¼ä½ 认为å®ä¸å¸åä¼æææ ·çå¸åºè¡¨ç°ï¼åè¯æä½ è§å¾è¿è¾è½¦æä¹æ ·ã
æ¬ææ¥æºäºæ±½è½¦ä¹å®¶è½¦å®¶çä½è ï¼ä¸ä»£è¡¨æ±½è½¦ä¹å®¶çè§ç¹ã
ç¾ä¸è´è½¦è¡¥è´´
汽车分多少种类型?
汽车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大家族,各种汽车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因此人们要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专用车、自卸车和牵引车等,类型里面还要根据车型细分,按照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各类汽车划分如下:
轿车按照发动机排量划分,有微型轿车(1升以下)、轻级轿车(1-1.6升)、中级轿车(1.6-2.5升)、中高级轿车(2.5-4升)、高级轿车(4升以上);
客车按照长度划分,有微型客车(不超过3.5米)、小型客车(3.5-7米)、中型客车(7-10米)和大型客车(10米以上);
货车按照载重量划分,有微型货车(1.8吨以下)、轻型货车(1.8-6吨)、中型货车(6-14吨)、重型货车(14吨以上)。
轿车、客车和货车都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汽车,而越野车、专用车、自卸车和牵引车则具有专门的用途,适宜使用在特殊的环境和场合中。越野车主要用于坏路或无路地区的全轮驱动的汽车,但现在用途已经扩展为一般商用车;专用车又称特种车,是一种不同于上述任何类型汽车并具有特种结构,主要用于特殊用途的汽车,例如救护车、消防车、押钞车、洒水车、邮政车、电视转播车、油罐运输车、水泥搅拌车等等;自卸车是工矿企业和建筑工地用于装载散装原料、砂土并能使货箱自动倾翻卸货的汽车;牵引车专门用于牵引挂车的汽车,例如专门牵引集装箱挂车。
以上轿车的分类以车的排量为依据,这点各国大同小异。例如美日等大国轿车级别分类如下:
美国轿车分类
级别 A B C C D D E F
发动机排量 〈1升 1.3升 1.6升 1.8升 2.2升 >2.2、<2. >2.8
日本轿车分类 德国轿车分类
级别 轻四轮 小型汽车 普通车 Aoo Ao A B C D
发动机排量 0.55升 1-2 >2 〈1升 1.3升 1.6升 2.2升以上
不过,上述车辆类型的分类将会过时。因为它是我国在1988年6月发布的有关国家标准(GB/T3730.1-1988)上划分的。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与国外汽车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面对近十几年来出现的各式各样汽车,这些标准巳与国际通行标准不衔接,不适应实际需要。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国重新制定了有关汽车分类的新标准(GB/3730.1-2001)。新标准依据国际标准(ISO 3833)制定,其中最显著的修改,一是废除“轿车”的提法,改称为“乘用车”,二是不再将越野车单独分为一类,而是归属到各个车类中。
新标准将汽车分为两大类:乘用车和商用车。
乘用车(不超过9座)分为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等11类。
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和半挂牵引车等3类。客车细分为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客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货车细分为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越野货车、专用作业车、专用货车。
新标准废除“轿车”的名称而改称“乘用车”,被认为是对传统观念的变革,它将改变传统观念将轿车视为奢侈品的思想,回复到主要是一种代步工具的概念。
房车源头厂家 江经理 优惠热线:1539169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