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扶贫旅游攻略
房车烟酒成为农村过年相互攀比的亮剑,你们村也是这样吗
感觉都是这样。过年过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就是在相互攀比。喜欢吹牛的人越来越多,恨不得把牛皮吹到天上去。
最喜欢比的就是车子。因为车子最明显,能让别人看到。年轻一点的人都喜欢显摆一下车子。就像以前要买苹果手机一样装有钱。其实好多都是贷款买的,平时连油都快加不起了,就是为了过年回家显摆一下自己混得有多好。
房子也没什么好比的,光靠嘴上吹大牛,也没人会去实地去看你家的房子呀。农村攀比风气越来越重,过年就是亲朋好友一起相互攀比。
其实外出打工都很辛苦,也很难赚到大钱,大多数人也就是混个温饱。打工赚钱哪有那么容易,房租,生活费样样都要支出,能攒下钱的人都不多。现在的人就觉得没赚到钱回村没有面子,就开始借钱买车、贷款买房,平时抽10块钱的烟,回家抽中华。平时自己喝十几块钱的酒,回家过年喝四五百元一瓶的酒。你能我更能,明知道对方在吹牛,还要比人家吹的更大更好更像真的。
攀比之风自古有之,自以为今人尤甚。特别是农村,相互攀比更加明显。这种攀比可以上溯几代人,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凡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特别是新春佳节,四处奔波忙碌一年的人们,不管在外受多大的“累”与“罪”,不管在外如何的逆来顺受、低三下四;而现在有了鼓鼓的腰包壮胆,自然是扬眉时气,总会有种衣锦返乡的气势。
老人的攀比是什么咋?
我这一辈子不如你,可是我的子女比你的子女强多了。看看我的儿女开的车,建的房,吸的烟,喝的酒,穿的衣;你的子女比得了吗?!这样的老人,在村子里自然是人前风光,走路带风了!
年轻人攀比什么呢?
上几年,你开的车比我的价位高;建的房比我豪华;烟、酒比我的上档次。现如今,历尽艰辛付出血汗,我挣钱了。各方面要赶超你,也让父母、儿女风光风光。
那么,农村人最大的攀比是什么呢?归根到底还是孩子的才华和人品。
谁家的孩子成绩好,得了奖状;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考取了研究生;谁家的孩子有了份体面的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这才是最被人称赞和羡慕的!
农村的攀比心比城里更严重
你家房子盖一层,我家房子就得盖两层
他家买了辆车,我家哪怕贷款也得买
张三家在镇上还买了房,李四家本在老宅已盖起了两层房,也得去凑个热闹,一家老小全上阵拼的拼凑的凑,到镇上买了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楼,镇上房价得4000左右一平米啊……
王二麻子可能早些年就出门做生意,手里攒了些钱,在市里买的高层电梯房,市里房价得6000元左右一平米啊……地段好点的8千一万也是常有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回去农村老家过年 ,准备给叔叔们一人买一条芙蓉王,我爸硬是不让送,说谁抽你这烟,人家抽的软中华,好家伙到店一问600多一条吖,3个叔叔呢!没听老爹的,走我自己的路,就送芙蓉王……
过年大团圆,大表哥开着合资小轿车来了,二表姐开着德系越野车来了,我的国产小轿车显得格格不入,分外尴尬……
发个压岁包吧,想的封个200吧,我爸嘲笑我说500才能上的了席面,莫非过个年秒变街头乞丐吃土喝风,没听他的,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嘲笑去吧……
真的不想再回家过年了,一点感觉不到儿时的欢喜,处处压力山大不开心。从前农村都很穷,只有过年才杀猪,只有过年才能吃得上肉,只有过年才能有新衣服穿,可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
不知道是时代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时代……
曾经朴实无华,纯真善良的“村里人”都消失了吗?难道所有事情都得拿金钱的分量,便宜贵贱,里子面子来衡量吗?
礼轻情意重啊,金钱比身体流淌着相同的血液更难能可贵吗?面子比一切自尊自重自爱更值得一提吗?
感情无价啊,亲情无价啊,友情无价啊,爱情无价啊,健康无价啊……
究竟是什么支配了我们的大脑?究竟是什么主导了我们的思想?
究竟是什么控制了我们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灵魂?
尽分内之事,做真实自我,有情有义有爱,有品有德有形……
喜欢也罢,嘲笑也罢,看不起也罢,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女孩为报恩66万买房车带养父旅游 引无数网友感动
女孩为报恩66万买房车带养父旅游 引发无数网友感动
近日,话题#女孩为报恩66万买房车带养父旅游#登上热搜。据报道,洛阳25岁女孩张白鸽是一名被遗弃的女婴,被养父张双奇打工时捡到收养。长大后,张白鸽为报答养育之恩,在事业上升期选择暂停工作,买了一辆房车,带如今75岁的父亲周游全国。
偶然相遇,开始相依为命,虽然简单,但却快乐
1997年,当时50岁的张双奇在洛阳打工,下班路上,捡到了一名被遗弃的女婴,并花钱给她照了小时候的唯一一张照片。张双奇把孩子带回农村老家,取名张白鸽。本来张双奇的家庭就不富裕,只有三间瓦房,随着小白鸽的到来,张双奇的压力就更大了。而且,张双奇没有结过婚,更没有带过孩子。为了抚养张白鸽,张双奇捡废品、挖药材、放羊、到工地干活。后来,考虑到张白鸽在叛逆期时的情绪,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晚上没有人了才偷偷去捡。虽然家里条件并不好,但是张双奇几乎都是只省自己,不省女儿。从来没有让女儿吃苦受罪,连重活都没有让她做过。
二人相依为命的日子里,虽然生活十分简单,但因为对彼此的那份爱,温暖着他们,所以,当他们回想起那段过往,二人都是快乐,幸福的。
为报答养育之恩,事业上升期买房车带他环游中国
长大后的张白鸽当过服务员、摆过地摊、做过超市收银员。利用闲余时间,在网上卖化妆品等。后来,张白鸽逐渐接触电商,收入也慢慢增加了起来。
2021年,张白鸽因病在家休养,父女俩有一天聊天时,爸爸突然说,“你看你大伯坐飞机去北京了,还给我看了拍的照片。”父亲的话让她意识到:父亲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身体大不如前,自己能陪伴,报答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于是她决定把工作暂停,带着父亲出去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为了让父亲有一个更好的旅程,张白鸽花66万元买了一辆房车。因为她觉得有了房车,父亲想吃什么自己就能给他做什么,看见美景随时可以停留。
2021年5月,父女俩从河南出发,途经陕西,到达四川,一路奔向拉萨,穿过了广阔的新疆,又去了甘肃,除了东北和广西,他们基本上在祖国的版图上走了一个圈。他们每到一个省,一般待一个月左右。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行程就慢一点,好好欣赏路上的风景。
2022年2月,他们环游中国之旅结束回到洛阳,在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住了下来。张白鸽感觉自己目前的状态特别好,既能陪伴父亲左右,又能通过短视频把家乡的美分享出去。她希望以后能继续记录父女俩的欢乐时光,给大家带来温暖和感动。
无数网友为之感动
他们的短视频吸引了近500万粉丝的关注,大家在跟随父女二人游览祖国美景的同时也被二人的温暖所感动。不少网友感叹道:善良的父亲,遇上了懂得感恩的女儿;谁说父女一定要亲生?他们这样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才更叫人感到珍贵。
为了报恩 ,25岁女儿带75岁养父房车环游中国,如何看待其报答方式?
女儿带75岁养父母环游全国引发热议
父母一直以来都是十分伟大的,而养父母则是更加伟大的一个身份,虽然和收养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依旧对孩子像亲生的一样;比如近期我国有一位25岁的女孩儿,因为想要到达75岁的养父母恩情,于是带着养父母前往全国各地进行旅游,并且还打造了一辆房车专门前往全国各地旅游,一时间也让很多网友表示感动;很多网友都表示养父母和养女都十分重情义,可是他们的举动也将会是我国社会居民的楷模。
报答父母的方式有很多
虽然我国这位25岁的女儿是75岁父母的养女,但是父母并没有因此而亏待养女,反而对养女悉心照顾,将养女抚养长大,所以女儿是应该报答养父母的;但是报答养父母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一定非要按照养父母环游世界才是报答;比如羊女和羊子都应该将养父母当做真正的父母,不能因为寻找亲生父母而抛弃养父母,这也是报答养父母的一种方式;同时养子或者是养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养父母,并且为养父母养老送终,这也是报答养父母的方式之一。
年轻人也应该更关心年老的父母
不管是养父母还是亲生父母,其实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他们并不奢求子女拥有多高的成就,同时也不需要子女对父母送多贵重的礼物;所以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应该更加关心年老的父母,在工作生活中抽取一些时间关心父母,同时陪伴父母,这才是真正的报答父母;同时也希望那些没有做到赡养义务的子女能够幡然醒悟,不要让父母在生活中受苦,也不要让父母寒心。
房车源头厂家 江经理 优惠热线:1539169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