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汽大通MAXUS T70系列皮卡上市 售价8.98-29.98万元
T70汽油版车型造型稳重,与老款车型的造型区别不大。发动机采用了2.4L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18kW、最大扭矩230N·m,全部车型搭配5挡手动变速箱,底盘悬架采用了前双叉臂螺旋独立悬架和后全渐变式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配备肉桂棕内饰、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定速巡航、高清大屏、手机蓝牙互联等丰富配置。其中标箱车型长宽高为5365X1900X1809mm、轴距3155mm,货箱长宽高为1485X1510X530,长货箱车型长宽高为5680X1900X1809mm、轴距3470mm,货箱长宽高为1800X1510X530mm。T70旅行版车型在外形上相比普通车型更为凶悍,采用了短小霸气的竞技杠、铆钉风格的轮眉、定制防滚架、整体式卷帘盖、涉水喉等。车身尺寸长宽高为5680X1960X1995mm,轴距3470mm,货箱长宽高为1800X1510X530mm。搭载的上汽π柴油机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400N·m,与之搭配的变速箱是6AT变速箱。搭载的上汽2.0T高性能汽油机最大功率157kW、最大扭矩350N·m,与之搭配的变速箱为采埃孚8AT变速箱,均配备了ECO\NORMAL\SPORT模式。底盘悬架采用了前双叉臂螺旋独立悬架和后全渐变式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四驱系统采用了博格华纳分时四驱。
越野版T70更具十分强悍和霸气的外观,双色车身和凶悍的保险杠打造出硬汉的感觉。车身长宽高为5680X1960X1995mm,轴距3470mm,货箱长宽高1800X1510X530mm。其接近角为35°、离去角33°,最小离地间隙300mm。在车头配备了电动绞盘,以及专业涉水喉,涉水深度达800mm。
越野版T70搭载的发动机为上汽π2.0T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400N·m,与之搭配的变速箱为6AT变速箱。底盘悬架采用了前双叉臂螺旋独立悬架和后全渐变式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避震器则采用了美国JD-Racing上下三段可调减震器。四驱系统则采用了博格华纳电控分时四驱,采用了AAM驱动桥,后桥配备了伊顿机械差速锁。
T70电动版采用了人造石墨烯材料高循环电芯技术,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超过4000次。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高达535公里,具备快充和慢充功能,快充36分钟可至80%电量,10分钟充电,也能增加续航100公里。T70电动版采用了电驱桥“三合一”集成化设计,大幅提升传动效率的同时,实现整车减重22公斤。电机功率高达130千瓦,峰值扭矩310N·m。
T70电动版还创新研发了最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热保护、过流保护、电池内部多点温度监测等十项电池防控技术,可以24h实时监控。具有16种极限情况下的智能主动断电保护功能,可在300毫秒内,将高压系统的电压降低至30伏以下,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写在最后:就在前不久,上汽大通MAXUS发布了其房车产品的矩阵,这次T70系列皮卡的上市让其皮卡产品布局更为丰富。无论是皮卡工具车的属性,还是日常休闲甚至于重度越野来说T70产品线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而在产品序列中,汽油、柴油、新能源全部布局到,也是目前国内厂商鲜有的阵列。“走得早,走得好”相信上汽大通MAXUS的皮卡的全场景布局能够让其销量更上一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老X5怎么拖这个房车
加装一个拖钩,宝马应该有配。德国X5加配2.7吨挂钩需要830欧差不多9000人民币,3.5吨要940欧差不多1w人民币,这是配置价,如果加装还要安装费用,最少也要50欧500多人民币。照理说应该在订车时应该考虑到,加装很烦人,因为挂钩要加在底盘上。看你的车好像还没有拖挂电源灯控插口,如果再加装这个就费老劲了
看了很多房车用12V系统用电很焦虑,那怎样配置48V的系统,好在哪?
如果有用电焦虑症,那么单纯的增加电池容量即可。更大容量的电池,可以储存更多的电量。如果对功率有需求,需要使用大功率电器,例如热水壶、电磁炉、空调等,那么48V供电系统可以满足大功率输出的需求。
传统的房车配备的都是12V供电系统,简单、稳定。但是面对大功率电器则有些吃力。12V需要逆变才可以使用家用电器。功率等同的情况下,电压越低电流越大,功率=电压×电流。因此12V逆变使用时,电池供电电流比较大。以1000w的开水壶为例,就可以算出电池端的电流。1000w/12V=83.3A,使用1000w的电器时,电池端电流已经达到80安,同理使用2000w的电器时,电池端电流高达160A。而电池大电流放电,也会影响放电容量,放电电流越大,电池放电容量也越小。
过高的电流,不仅对导线要求高,起码配备16mm的铜线,而且各个部位连接器件要求也比较高,接线端子不合格、接触不良,都会因为电流过大导致发热,有一定的隐患、维护也麻烦。而且低电压逆变效率也不如高电压效率高,12V逆变器效率是不如48V逆变器效率高的的。因此48V系统,对大功率电池支持的更好一些。配置48V供电系统后,首先不需要16mm的铜线,导线截面积可以降低一半,连接器件也不需要大电流器件,而逆变器的逆变效率更高。
改48V系统供电也很容易,电池大多数都选用48V锂电。这里面以铁锂电池为佳,更耐用一些。锂电池容量密度高,电池体积小、重量轻。有了电池以后还要准备48V供电的逆变器,原车很多电器是12V供电的,那么还需要一块48Vto12V的降压板,可以把48V降压到12V,专门供12V原车电器使用。而220V供电则由48V逆变器使用,可以选用集逆变/充电一体的逆变器。可以逆变,也可以在有市电的情况下为锂电池充电。
行车充电,则可以选择升压板,可以把12V升至为48V为锂电充电。有集升压与充电功能与一体的锂电专用升压板,可以从电瓶隔离器除取电,行车时主电瓶电压上升到13.6-13.8V时,隔离器会把副电瓶投入,与主电瓶并联。而不用12V副电瓶以后,可以在隔离器副电瓶处取电,为升压充电板提供电源,实现行车充电。
目前世面很多48V锂电均为民间高手开发,寿命与稳定性不得而知。而且锂电池有一定的风险,那就是热失控。锂电池对充放电要求很高,如果保护电路失效那么就有自燃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可以选用大厂的锂电池组,目前没有电池厂家开发房车专用的48V电池组。但是有一种通信基站专用的48V锂电池组完全可以放在房车上使用,例如比亚迪的基站锂电池,48V50Ah,售价不会超过2500元。
不知题主说的房车用12v系统存在的焦虑是什么,个人分析应该不外乎两点:一是电量不够用,二是认为12v系统使用大功率电器时电流大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逆变器效率低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解决方法不在于选择12v还是48伏系统,而是要加大车载电瓶容量,同时增加房车的供电方式,比如电瓶选择安全性高、容量大、重量轻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并采用多个电池并联的方式供电(后边会说明理由);供电方式上,采用行车充电、太阳能发电、购买充电桩转换器接充电桩供电、配置汽油静音发电机,甚至增加风力发电等多种方式增强房车的供电补给能力,就可以解决电量焦虑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12v系统使用大功率电器电流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只要合理配置电池和供电线路,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说明如下:
房车在使用最常用的12v供电模式情况下,工作电流大一般是使用大功率逆变器和大功率生活电器时出现,如使用逆变器带电磁炉、空调、热水器、电饭锅等等,在12v电压下,额定功率3000瓦的逆变器低压输入端的电流最大可以达到250-270安(考虑损耗因素),这对线路的承载能力和电池的输出能力都是考验。在270安的持续电流下,房车电池到逆变器输入端需要使用不低于70平方(平方毫米)的铜导线才能承载,且导线要保证良好散热才能保证安全。而70平方的导线差不多得有成人的手指那么粗了,价格也比较贵。
而同样功率下,如使用48v系统则逆变器低压输入端电流只有四分之一,约60-70安,这个电流使用最低10平方的铜导线就可以承载。
那么,是不是这种情况下48v系统就一定比12v系统好呢?根据我的使用经验,如果你的逆变器最大持续功率在3000瓦以下,使用12v系统仍然是利大于弊的。原因如下:
1、12v系统的适用性更强。
因为目前大部分房车电路系统和电器都是采用的12v系统,包括牵引拖挂房车的前车一般也都是12v系统,如果采用48v系统,就需要进行升降压才能适配,比如行车充电需要由12v升压到48伏,车载直流电器则需要从48v降压到12v,一升一降,系统就变复杂了,成本升高了,损耗增大了,而且发生故障的几率也高了。
2、12v系统使用大功率电器时电流大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在3000瓦的功率下(这个功率车友绝大多数的电器合理使用需求都能满足,个别除外),虽然12v系统的电流能达到250-270安,但是也仅限于电池到逆变器输入端这一小段线路,而其他部分线路的电流与使用48v系统没有差别的。由于通常逆变器位置都是紧靠电池的,因此从电池到逆变器输入端的距离都很短,一般只有几十公分到一米,因此只要使用足够粗的导线并保证良好的自然散热(导线不要覆盖、不要穿管)就可以了,另外导线接头也要确保接触良好稳固。
如果觉得使用大平方的粗导线不便安装(粗导线比较硬不易弯曲),也可以使用多较细的导线并联(但一定要做好计算选用合适的导线面积和数量),而且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即导线中的电流大部分是从靠近导线表面的位置通过),使用多根较细导线优于使用单根粗导线。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在线路上串联一个满足电流要求的大号的保险或空开以确保万无一失。
对于电池对大电流的承载问题,采用多个电池并联分流(或者把电瓶由串联改为并联)问题就解决了。
电池并联相对于串联还有个优点,就是无论充电还是放电,各个电池都更均衡,可以减少或避免不同电池性能差异产生的木桶效应(性能差的电池拉低整个电池组的整体性能)。
所以,12v系统使用大功率电器电流过大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
3、关于48伏系统接逆变器比12v系统效率高的问题。
看到很多论坛和评论都说48伏或24伏比12v系统接逆变效率更高。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
以前的非纯正玄波逆变器或许有这个问题,但是目前流行的纯正玄波逆变器,使用12v、24v或是48伏系统,效率基本是一样的或者差别细微,这个转换效率主要取决于逆变器的设计,跟使用多少伏的输入关系不大。
这里不做原理说明,有个最简单的办法,你可以上网搜一下同一个品牌的不同输入电压逆变器标注的转换效率参数,就会发现是一样的。
如果你使用48伏系统,充电和给电器供电需要进行升降压,所产生的损耗远大于不同输入电压逆变器转换效率的细微差别。所以,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总约定俗成地拿着老经验来看新事物和新技术。
最后总结一下结论:
综合比较,在目前的房车技术配置和使用环境下,12v供电系统绝大部分情况下,完全能够满足车友们的日常需求,在48v系统未形成丰富完整的配套的情况下,对于大部分车友,是不适用的。
12伏系统之所有应用广泛,是因为配套的12V电器比较多。
房车毕竟比较小众。开发48V电压的电器还需要时间以及房车应用数量。
48V系统的好处就是充电快,逆变效率高等。但是充电时要经过12到48的升压模块。使用时要经过48到12的降压模块。
所以说12v和48v系统都有优缺点。
如果你的电池容量不是特别大,选12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你的电池超过十度电,建议选用48V系统。因为不管你容量再大,每次都充不满。别发挥不了你大容量电池的优势。
房车用电焦虑,12V和48V的区别,或者说48V的优点在哪里?
题主问的不是现在几大厂商为什么要推出48V系统,而是房车用电这一点。
那这个问题就简单了。
首先不是电池容量或者体积有什么区别,在能量密度一定的情况下,比如说你铅酸蓄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基本上同种电池能量密度接近,要输出同样多的能量,电池体积没太大区别。
其次不是哪种电压做不了某种工作的区别,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电压低,电流大点就可以了。
那是什么区别呢?就是上文的电流大点这句话。
通常家用车12V点烟器输出是10A,极少数能够输出15A,12V x 15A =180W,这区区180瓦功率推动一个小型气泵或者小型吸尘器还凑合,想要烧热水就很勉强了,大家可以看一下家里的电热水壶,通常都是上千瓦,至于在车上煮饭烧菜,那更是不够,家用电饭煲通常是2000瓦那个功率级别的,如果是电炒锅,电炖锅那就更高,可能会接近3000瓦。
3000瓦使用12V电压的话,要接近250A的电流,即使仅仅使用电饭煲,也要200A左右的电流。
200A电流是个什么概念同学们?给大家看一下国家规范推荐的电线平方数(线径)和电流的关系表:
看到了没有?区区120A,还不够电饭煲的典型功率,如果采用12V电压的话,就需要25平方的铜线来承载电流了,那么25平方是多粗呢?
理论值是5mmx5mm的一个方形截面,实际上国标如下:
国标是大约2mm直径的铜线7股,这大致已经可以说是一根铜棒了,手是掰不动的,用在12V车上才仅仅能够跟家用最小号的电饭煲等效。
这就是为什么房车用12V电压会很尴尬的缘故,那么48V呢?
假设我们要在48V电压下使用2000瓦的电器,理论值需要40A左右,那么需要4 - 6平方的线,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想要长时间安全使用我们需要6平方左右的线,是2.7mm的单股线或等效多股线,这还是比较可行而现实的,如果我们提高到10平方,就可以小规模的炒炒菜了。
这里说的仅仅是电流大小,车载电瓶的容量是做不了什么饭的,需要不断地充电才可以。
房车应该使用电动 汽车 做成增程式混动那种(就是内置燃油发电机的纯电车) 直接上个几十度上百度的电池组 300多伏特降到220V使用 空调开个几夜都没问题。 到驻车地还可以直接用充电桩充电。
48V的优势是能够快速充电,48V200AH电池以100A充电就能达到4800W充电速度。48V变12V供原车使用也没有问题,转换器的自耗很小。48V用充电桩取电器能够快速充电,现在充电桩全国有很多比较方便。要是12V系统就不能快速充电了。
升级到24V不好?空调,冰箱,手机充电器,LED灯都有24V直流的。12V电压低了,升压效率低,48V又超过人体安全电压,我是觉得24V更好。
我认为,中科院应该出几位科学家,根据中国现有情况,系统规划设计一下,解决房车电路生产使用问题,能够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让大家讨论来讨论去的,浪费时间和脑细胞。
12的导线要比较粗,但是对于电池没区别,并联或串联,每个电瓶放电电流都差不多。
12V和48V系统最大的区别就是输出功率不同!
功率 = 电压 X 电流
同等功率下,12V系统的电流是48V的4倍,需要更粗的电缆来传输,简单来说就是48V可以用筷子粗的电缆,12V就需要用大拇指粗的电缆才行,既花费钞票又占用空间
未来必然是48V的天下
宝马X5油箱多少升
宝马X5的油箱容积是85升。宝马X5于1999年底在美国上市。该款汽车轴距2933mm,车重2200公斤,最高时速250千米每小时,为前置四驱驱动,排量为2.9L。全新宝马X5于2018年12月7日正式上市。预售价区间为82-92万元,先期将推出40i两款车型。
动力方面,全新一代X5的入门级车型搭载最大功率245马力的2.0T发动机,此外新车还配备3.0T和4.4T发动机。与发动机匹配的是来自ZF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扩展资料
2020款宝马X5上市搭载2.0T/3.0T动力
从宝马官网获悉,2020款宝马X5已经上市。与2019款车型一样,2020款宝马X5继续提供搭载2.0T/3.0T发动机的共计4款车型,价格与老款车型持平,仍为69.99-84.99万元。
作为年度改款车型,2020款宝马X5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并未进行调整,依然延续了换代后2019款车型的设计。新车此次改款的重点放在了配置的调整上。
售价84.99万元的xDrive40i尊享型M运动套装仍是2020款宝马X5的顶配车型。在改款后,该车型取消了中控系统的手势控制功能,同时增配了前排座椅主动通风和原厂行车记录仪。
此外在座椅配色和材质方面,2020款宝马X5的部分车型增加了更多颜色选择的个性化定制Merino扩展真皮选装项目,包括象牙白色、咖啡色、黑色、象牙白+暗夜蓝拼接色,选装价格1.35-1.95万元不等。在此基础上,顶配车型还可选择个性化定制咖啡色或黑色的全Merino真皮,选装价格则为5万元。
百度百科-宝马X5
宝马的X5 是哪年开始生产的?
1999年底在美国上市。宝马X5 3.0i性能参数
长/宽/高(mm):4857/1933/1776
发动机型式:双顶置凸轮轴直列6缸
变速器型式:6挡手自一体(ATM+Steptronic)
排量(毫升):2979
最大功率(KW):190/6600
最大扭矩(N.m):300/2500
油耗(L/100km):12.9
轴距(mm):2933
扩展资料:
宝马X5在技术装备和性能上均达到了四轮驱动车前所未有的水平。具备优异的操纵灵敏度和操纵稳定性,并采用一系列创新技术,包括四轮制动、ASC十T(自动稳定及牵引力控制)和DSCⅢ(自动动态稳定控制)等。
无论在公路上还是在崎岖小径上,它都能输出强大动力,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即使在松软路面上,它也能灵活自如地加速和制动。宝马X5的发动机系列包括V8发动机、直列6缸发动机和最新开发的6缸直喷柴油机三种类型。
百度百科-宝马X5
宝马X5是哪年车型
X5是宝马品牌的第一款四轮驱动汽车,该车于1999年底在美国上市,并在SUV市场取得巨大成功,成为豪华SUV的领头羊。凭借品牌优势和研发之处就目标十分明确贯彻的“操控制上”思想,没有向当时兼顾on-road和off-road性能的主流设计思想妥协,并打出其特有的SAV(sport activity vehicle)概念,从而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宝马X5拥有运动车的性能,四门车的舒适,适合各种不同路面,不仅被证明是最安全的SUV型车,也是迄今为止“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所测评过的表现最佳的汽车。
宝马X5在技术装备和性能上均达到了四轮驱动车前所未有的水平。它具备优异的操纵灵敏度和操纵稳定性,并采用一系列创新技术,包括四轮制动、ASC十T(自动稳定及牵引力控制)和DSCIII(自动动态稳定控制)等。无论在公路上还是在崎岖小径上,它都能输出强大动力,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即使在松软路面上,它也能灵活自如地加速和制动。宝马X5的发动机系列包括V8发动机、直列6缸发动机和最新开发的6缸直喷柴油机三种类型。
新车型将宝马对安全性能的重视体现得淋漓尽致。与其它具有越野性能的车辆相比,宝马X5采用了整体车身,再配以宝马公司著名的全面道路安全技术(F.1.R.S.T),它在撞车事故中为乘员和被撞车辆提供的保护无可比拟。它采取与众不同的10气囊方案(前排安装正面、侧面和头部气囊,后排安装侧面和头部气囊),在被动安全性方面丝毫不逊于宝马大型豪华房车。
在驾驶舒适性和装备方面,宝马SAV同样可以满足车迷对一款真正的宝马车所有的期望和梦想。选装的设备包括运动包,充氖气的前灯、多功能前方向盘、电动后座调节、后部空调、顶级音高保真音响、导航系统、舒适坐椅,顶部和后部行李架等。
x5的车体比例表现出充满力感而柔顺的特点。零5的外形尺寸为4.66m×1.87m×1.72m,这清楚地表明它对车辆灵活性和出色的操控性能的追求,同时又具备了出入意料的空间和实用性。就该尺寸级别的车辆而言,X5可称为紧凑型,同时兼备了强劲有力而驯服温顺的外观。19英寸的超大车轮、短前悬和精心布置的侧线使其外形更显粗犷,更富于动感。在外观上,X5也处处体现了经典的宝马风格:比如双肾形散热器栅、双圆形大灯、后车窗独特的底部曲线、“L”形尾灯布置等等。
第二代X5设计风格与第一代相差不大,车头线条与X3相似。在豪华SUV市场纷纷采用七座设计的情况下,新款X5添加第三排座椅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了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置第三排座椅,新款X5比老款长了16厘米,宽了6厘米。此外,新一代X5将会配置具有雷达车距控制功能的主动巡航系统、夜视系统等先进装备。以及装配改进后的宝马X-Drive全轮驱动系统和更先进wheel-by-whee驱动力控制系统。E70的动力系统清单将由两款柴油机和两款汽油机组成,输出231匹的3.0升六缸柴油机;输出330匹的4.5升V8柴油发动机;输出258匹的3.0升六缸汽油机;以及输出367匹的V8汽油机。
宝马X5 3.0i性能参数
长/宽/高(mm) 4667/1872/1707 发动机型式 双顶置凸轮轴直列6缸
变速器型式 5速手自一体(ATM+Steptronic) 排量(毫升) 2979
最大功率(KW) 170/5900 最大扭矩(N.m) 300/3500
油耗(L/100km) 12.9 轴距(mm) 2820
优化配置 提升品质 实拍上汽大通T70澳洲版
上汽大通皮卡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中的表现有目共睹,旗下车型凭借着成熟的品质以及合理的配置,受到了不少用户的青睐。其实,不仅在国内市场中表现优异,上汽大通皮卡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同样风生水起。尤其是在澳大利亚,上汽大通T70已经成为了当地最畅销的中国国产皮卡。鉴于海外市场的良好表现,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丰富产品阵线,上汽大通推出了T70澳洲版皮卡。在安全性上,新车可以满足澳洲的ANCAP的五星安全标准,能够更好地保证用户的用车安全。在配置上,上汽大通T70澳洲版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可以满足3吨级的拖拽能力,可以拉着房车或者摩托车享受外出巡游的时光。在2021中国皮卡年度车型评选的现场,中国皮卡网也对这款产品进行了抢先实拍。
外观大气威猛与精致结合
车辆轮廓线条力道十足,威猛的车头具有强的肌肉感,整体看来,上汽大通T70澳洲版具有非常饱满的身材以及威猛的气质。
中网内部采用了黑色蜂窝状格栅处理,外部轮廓以及品牌LOGO采用镀铬材质,提升了车头的精致感。
车灯造型较为犀利,不过灯光配置稍显廉价,灯组内部全部采用了卤素光源,并且大灯并未配备透镜,这点让人比较遗憾。
实拍车型为长货箱版本,车身尺寸为5680x1900x1845mm,轴距3470mm。得益于不错的车身尺寸,无论是车内空间,还是货箱容积,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后视镜支持电动调节,上方集成了转向灯。
门把手同样加入了镀铬处理,彰显了车辆的精致化细节,实拍车型支持无钥匙进入功能,采用了按键的控制方式,实用性非常强。
轮圈造型很有设计感,采用了双色搭配,内部辐条为不规则的造型,具有很强的动感。轮圈尺寸达到了19英寸,配合大气的车身,比例非常协调。实拍车型使用了马牌轮胎,规格为255/55R19,优质的轮胎性能,将为车辆带来更强的驾控质感。
尾箱上方的龙门架采用了金属亮面效果设计,架体非常粗壮,可以有效地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以及美观性。尾灯造型稍带弧度,内部采用了卤素光源。
尾箱尺寸为1800x1510x530mm,长货箱车型的货箱长度具有一定的优势,货箱内部喷涂了货箱宝,可以保护货箱内部漆面。
内饰造型简约功能实用
上汽大通T70澳洲版的内饰造型与普通版车型基本完全一致,中控台采用了对称的布局方式,功能区域划分的很明确。内饰的亮点,在于出色的用料以及细致的做工,它们可以为用户营造出更强的档次感。
方向盘的直径比较大,内部配有多功能按键,便于驾驶者随手操作。实拍车型并未配备皮革包裹的方向盘,方向盘的塑料感比较强,低温环境下的握感有些偏硬。
仪表盘的造型十分简洁,采用了黑底白字加红色灯光的设计,读数一目了然。中央区域提供了一块单色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车辆的状态信息。
上汽大通T70澳洲版配备了10英寸的多媒体触摸屏,内部带有音响、导航、手机蓝牙连接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智能化配置关怀。
空调控制区域被规整的安放在矩形空间之内,操作逻辑很简单。上汽大通T70澳洲版自动挡车型提供了节能以及运动模式可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
皮革座椅采用了拼色设计,视觉美观度的表现不错。椅垫的填充物较薄,椅背的厚度适中,座椅的支撑性不错。前排座椅采用了手动调节的方式,操作比较顺手。
相反的,后排座椅的椅垫更加厚实,质地也更加柔软,配合上角度合理的椅背,能够让后排乘客获得不错的乘坐体验。
动力表现中规中矩
动力上,上汽大通T70澳洲版与常规版车型同样没有区别,实拍车型搭载了2.0T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63马力,最大扭矩375牛米。这样的动力表现,基本上处于时下皮卡市场的正常水准。
6速自动变速箱的配置不算高,当下的高端皮卡已经开始向8AT变速箱迈进了,不过,上汽大通T70澳洲版并没有急于求成,综合考虑车辆售价和使用场景,6AT变速箱可以胜任日常的工作。
实拍车型配备了分时四驱系统,可以通过电控方式切换两驱或四驱状态。
底盘方面,上汽大通T70澳洲版采用了前双叉臂、后钢板弹簧悬架。底盘结构经过调整优化后,可以让车辆满足3吨的拖拽能力。
编后语:
上汽大通凭借着旗下的两款皮卡,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为了进一步夯实其在国内市场的优势,以出口澳大利亚为标准的上汽大通T70澳洲版皮卡应运而生,此举丰富了该车系的车型配置,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车型选择。
T70澳洲版将定价锁定在10-15万的区间,上汽大通当然知道,这一价位区间的市场竞争有多激烈。当然,激烈的竞争也意味着更多的受众用户。上汽大通T70澳洲版显然已经做好准备,凭借着自身的综合实力,继续在市场中闯出一片天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房车源头厂家 江经理 优惠热线:15391696081